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管理专区 >

略论我国员工职业化的管理(5)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丁秀玲 责任编辑:吴秀凤 发表时间:2011-01-18 22:48 阅读:
核心提示:反之,若是根据绩效评估中所反映的职业技能或职业素养问题,围绕任务和工作角色开发职业能力,由职业能力开发职业标准,再根据对能力需求和岗位标准的界定,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员工的相应培训,使之具

反之,若是根据绩效评估中所反映的职业技能或职业素养问题,围绕任务和工作角色开发职业能力,由职业能力开发职业标准,再根据对能力需求和岗位标准的界定,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员工的相应培训,使之具备所在职位的资格标准和职业行为标准,掌握正确完成任务的程序及其质量要求,注意复制组织绩优者的成功经验,提升职业能力,最终就有可能实现员工绩效的改进和提高。对于已经具有国家职业标准的行业,企业在岗培训完全可以以此为依据,将员工的既有技能、知识和操作行为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照,发现差距及时采取训练措施,杜绝违反工作程序和职业标准的行为出现,以便酿成小疏忽大损失。例如,06年12月辽宁抚顺发生的重大液化气泄露事件,起因竟源于员工对过滤阀操作的不规范,员工没有按照标准关紧阀门。

另外,要注重培训方法的选择。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做一个职业人、组织人,为组织创造绩效,培训的是能体现业绩的知识、道德和能力,而不是接受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由于目的决定方法,所以在这一目的或目标的引导下,在职人员的学习属于社会学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人们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来学习,它强调榜样的影响,榜样对人员的影响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力复制过程和强化过程。将那些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作为组织的明星成员,给予相应的报酬激励,使之成为他人注意的榜样,并且不失时机地宣传他们的业绩以及业绩背后的专业化、操作性行为,让其他成员产生模仿的愿望,并且对于复制成功的人员给予奖励强化,鼓励员工复制他人好的经验和专业性规范性行为。直接学习可运用操作法、案例法、情境模拟法、在线学习等方式,对学习的结果及其应用要加以追踪,评价在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方面的改进情况,培育适合本组织企业文化的职业行为,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员工的可雇佣性。

(责任编辑:吴秀凤)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快速直达

    热门关键字

    首页导航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1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110105527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
    网站性能监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