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示范带动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今天,中宣部和文化部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是宣传文化战线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部署和推进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研究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以城带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措施,全面推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刚才,山东省姜大明省长对山东文化建设情况作了介绍,烟台市、马鞍山市、邯郸市、长沙市、克拉玛依市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工作实践和有益探索,有说服力、有启发性,对各地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文化部的首要工作任务。“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文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作出了“三加快、一加强”的战略部署,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四大任务之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的职责,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更加清晰和明确。我们考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着眼全局,实现重心下移,抓住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建设,整合力量、典型引路、分级推进,实现规模化、体系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这一工作思路指导下,2010年10月,文化部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村级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12月中宣部和文化部在河北霸州召开了全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通过树立一批村级文化建设、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全面总结村级、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以来,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文化部又会同中宣部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分赴邯郸、长沙、烟台,就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地市一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文化自觉明显增强,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培训、供给服务等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因此,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中宣部和文化部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总结经验,树立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典型,发挥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下面,我代表中宣部和文化部,就加强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提高对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期。过去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区、各部门与时俱进,勇于探索,逐步树立起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建设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
地市级是全面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层级。2009年底,我国地级行政区划共有333个,地级市为283个。与国家和省(市)级比较,地市级区域单元规模适中、区域管理层级比较适宜,区域内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城市与乡村的关联度比较紧密,比较适合发挥城市功能、推进以城带乡,进而全面和深入地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率先实现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县、镇(乡)级比较,地市级各种资源的配套相对比较齐全,在组织和政策的指导能力、资源和队伍的配置能力、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及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力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较适合实施以点带面、以城带乡、聚焦基层、均衡发展,也比较适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指导和制度设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地市级率先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对县、乡,特别是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给予十分有力的支持,对省级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能够确立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撑点。我们要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一,加强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在古代,“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总起来说,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逐步凝结、积淀为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有的精神、理念、人文、传统和风貌,这些因素逐步成为城市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城市特定群体认同或归属的基本依据。进入到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自觉地把文化作为孕育和涵养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力量;而重视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又总是自觉地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推力,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城市文明形态。那些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城市,既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托,既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场所,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36.2%,城镇人口4.6亿人。到去年底,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47.5%,城镇人口大约是6.3亿人。1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1.7亿人。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1.5%。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处在初级阶段,公共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现代化程度与世界上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化是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高与变革的过程,是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综合过程。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意味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更意味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城市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城市文明的进步。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评价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关键是看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城市化的产物。从历史来看,正是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普遍出现,致力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现代公共部门才开始产生,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遍、平等的公共服务。在城市化进程中,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推动城市社会文明的发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成为判断城市现代化水准的重要标志。地级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聚集了目前我国近一半的城市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举足轻重。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主动确立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城市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