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出版暨发布会实录(4)
刘瑞生: 大家好,非常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一起,来研讨新媒体这样一个话题。刚才几位领导对第二本蓝皮书进行了比较精彩到位的点评。首先,我想再强调一点,刚才张总,包括谢社长说了,我们是一个研究机构在做这样一个新媒体蓝皮书,新媒体很热,大家都很关注。我们从什么视角来做?一是基于机制,从一个学者,一个研究的角度。二是从深度的视角,我们要做尽量和别人不一样的效果。刚才在发布会开始之前,我刚才跟美国之音的记者进行了沟通和交流,这本皮书里面有一篇报告,就是《新媒体与舆情的安全》,其中深度解读今年上半年我们有一个热点事件是“美国之音将为何停播”,当时我们国内的媒体解读什么样的声音都有,其实里面有很多错误的观点,不是基于事实的判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们这个报告,我们这个报告到底写得怎么样,张明已经给出基本的评价,我们是基于事实的,比较严肃的,第二确实是非常有深度的,是目前为止最有深度,最讲事实的一篇报告。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本皮书中的主要观点,我们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新媒体的更多关注,同时也和我们社科院新闻所一起合作起来,把新媒体蓝皮书办得更好。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中国新媒体的三个重要发展特征。二是新媒体的传播社会影响及热点解析。
一、中国新媒体的三个重要发展特征。观察新媒体有两个重要的视角,一是要从全球来看新媒体;二是从本土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新媒体。2010年是新媒体发展史上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去年,我们提出一个观点,社会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2010年以来这两个态势在不的提升,同时有三个特征也在不断显现出来,一是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的彰显;二是社会化、融合化中的主流作用凸显;三是普及化中的有序性渐显。如果我们对特征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我们还是要把它提升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征才能符合新媒体发展的进程。我们新媒体也是我们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的彰显,特别体现在发展方式和文化特质等方面,在文化特质方面。从全球视野来看,全球新媒体发展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高度不平衡性,还有一个就是普及程度确实非常快。我们可以看这个表格,从2000年到2010年,全球每百人网民数量的变化,发达国家每百人网民数量2000年曾经达到24.6人,到2010年已经超过了71.6人,就是网络的普及化已经非常高。发展中国家在2000年每百人仅有2.6个网民,虽然增长了十倍,达到了21.1个网民,但是我们可以看它其实还落后发达国家十年以上。手机也是这样,手机从数量上来看,我们还达不到发达国家2004年的普及程度。还有像资本、技术、市场占有方面,发展中国家极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再看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就显得有意义了,2011年确实是中国新媒体发展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网民数超过4亿,年度达到了4.57亿,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成为网民。今年3月,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77亿。
从纵向的历史来看,2000年的时候中国网民只有2250万人,平均百人网民数量还不及发展中国家平均数,我们起步其实很晚。经过十年的奋起直追,我们的互联网普及率到2010年的时候达到了34.3%,已经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5倍,和发达国家在普及率方面一直在逐年缩小,此外像手机用户,现在已经近9亿。我们走这段路对中国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从语言上来说,我们中国也成为互联网第二大语种,仅次于英文。还有我们一些民族品牌,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网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移动等民族品牌已成长为新媒体世界“强者”。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是问题是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的,但是这种新民族品牌的崛起也是不争的事实。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8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在新媒体方面我们也不甘落后。我们在积极借鉴,而不是盲目招办他人模式,来坚持政府主导以我为主的新媒体发展方式,开放性引进西方资本和商业资本等层面,我们在逐渐探索一套有效、有度的新媒体发展模式。(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