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变革之下,新媒体的日子未必好过

来源:钛媒体 作者:贺立立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2-20 09:42 阅读:
核心提示:马年春节期间,尽管吃年饭的时候我们仍不忘瞄一眼手机,但我的新浪微博却显得异常的安静,即便偶尔有些动静,那也是圈子里的做网推的朋友们,在苛护他们服务的项目,@我们这群新朋旧友了。

二年前的那个冬天,尽管年龄已经不小了,但听从内心的召唤, 毅然踏入互联网这条大河,投身新媒体的滚滚洪流。
因为,相信,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相信,这是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相信,在这张大网面前,你逃无可逃,不如,勇敢面对。

那时,新浪微博正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蛮不讲理的切入到你我的生活;那时,大V们正挥斥方遒地指点江山;那时,“万能的微博啊”正成为人们的一句口头禅;那时------

因此,我没有理由,放弃一次加盟互联网领跑“马帮”的机会,就在那年冬天,我幸运的成为新浪乐居(易居集团互联网板块)的一员,尽管,二年后说了告别。

正因为有这段职场经历,所以我决定将我十几年的新旧传媒生涯做一次梳理,将自己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做一次分享。
不为别的,就为致敬这个日新月异的媒体时代。

伤微博:一场没有结尾的恋爱,热度得很快,去的也很快

马年春节期间,尽管吃年饭的时候我们仍不忘瞄一眼手机,但我的新浪微博却显得异常的安静,即便偶尔有些动静,那也是圈子里的做网推的朋友们,在苛护他们服务的项目,@我们这群新朋旧友了。

这里需要插一句的是,深圳地产圈有这么一群人,叫做“剑客”,他们是在全国做早做网络推广的一群人,在媒体语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他们也是最先醒悟过来的一群人,颠覆了传统广告公司的服务模式,这真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对微博仍不离不弃。

这时候,可能大多数人都已经忘记了,微博也有一个“私信”的功能。

曾经“扛自媒体社媒体大旗”的微博,曾经领移动互联网风骚的微博,没想到它的高潮来得如此之快却又是如此之短。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们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其实,祸根早已埋下。当微博日益强化它新媒体的属性时,当微博日益淡化它社交工具的作用的时候,悲剧已经不可避免。
可以说,中国媒体人是全世界最爽的媒体人,很多时候,拿个通稿就可以交差,同时沾沾自喜享受无冕之王的各项优待;同时,中国媒体人又是全世界最苦的媒体人,那些抱着新闻理想投身这个行业的热血青年,最后都碰得灰头土脸的。

广受尊敬的老报人范以锦曾言: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体制内的媒体。这个时候,微博这类自媒体平台就暴露出其先天不足的一面,传统媒体都有一套采、编、审严格的发稿流程,而想说就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微博,很容易授人口实,在严厉的规管到来之时,迅速被打回原形。

而部分“大V”的见光死,最终给了微博最致命的一击。繁华落尽,戏未终,人已散。

因此,我始终认为,微信的崛起与微博的式微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当“微博是广场,微信是客厅”这个观点大行其道的时候,我就不以为然。前段时间,与一位互联网业界的产品经理聊天,她认为,微博是在做平台,微信是在做工具。这或许才是微博迅速走下神坛的根本原因。

不排除这两个产品有许多共性,但出发点的不同注定了结果的不一样,当一个舞台没有好戏可看时,人自然散去,而作为沟通与分享的工具,尽管你有一百个不愿意,但你还不得不用它,除非有更好的工具可用,而这又是故事的下半部了。

还不是给微博和微信下结论的时候,但比较一下在微博和微信领域执牛耳的二家互联网巨头新浪和腾讯还是蛮有意思的,真是风水轮流转,一家出生在北京,皇城根下,一家出生在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或许各自的血液中也不可避免地植入了地方基因,不论是没落贵族还是发迹新贵,总之这是二家基因完全不同的公司。

二年前,四大门户轰轰烈烈的微博大战,新浪虽然守住了老大的位置,但在还没有找到盈利的模式,就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年后,这一幕又重新上演,在微信火了之后,易信来了、来往来了,微米来了,新浪也由原来的领跑者变成了追赶者,但结局可能还是一样,在这类以社交和圈层为特色的互联网世界,追赶者永远是背影。

消费是一种习惯。互联网是消费,也是一种习惯,在这个世界,只有老大,没有老二。

最为可悲的是,微博平台尽干着“恶心自己,成全别人”(《私人定制》中有一句名言)的事,伤微博,在平台安静下来的背后,诸多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大V们,却依然自媒体的很滋润。

伤传统:明知道会死,不知道在那一天,但就这么拖着

2013年,传统媒体似乎第一次有了兵临城下的危机感,也许,生存和死亡,才成为一个问题,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上海《新闻晚报》的关停。

前些年,尽管一直在喊“狼来了”,但鲜见有传统媒体采用这样激进或谓极端的做法——关停。我的很多的前同事,目前还泡在传统媒体中的,他们也会有兔死狐悲,也会有迷茫挣扎,也承认这样下去不可持续,不是被新媒体技术性击倒,就是在内讧、内耗中“精尽人亡”,但你真要他迈出“离开”这一步,除了纠结,就是不舍。

这些年,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的收入确实在降,但是,干过媒体的都知道,于个人,对于那些有积累有资源的“老媒体”,还是有腾挪空间的,换句话说,日子还是一样的过,只苦了那些一腔热血师弟师妹们。

于媒体,“硬广”小了“软广”补。据我所知,当下,有一类型的广告收入,已成为不少的传统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是“政府公告”,只要与“主流媒体”沾上边,媒体在这一块的创收都在千万以上。因此,尽管日子没有原来好过了,但“威权”还在,强势要一些(广告)强势推一些(订报),开源节流,缝缝补补又一年。(责任编辑:韩杰)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4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110105527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
网站性能监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