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变革之下,新媒体的日子未必好过(2)

来源:钛媒体 作者:贺立立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2-20 09:42 阅读:
核心提示:全社会对媒体生生死死的高度关注,说明国人骨子里仍认同媒体的优越性,而事实上,这种优越性在一些传统媒体人的身上也根深蒂固。而这,恰是病根所在。 在粤语中,报纸往往被叫成新闻纸,就新而论,在技术手段日新月

全社会对媒体生生死死的高度关注,说明国人骨子里仍认同媒体的优越性,而事实上,这种优越性在一些传统媒体人的身上也根深蒂固。而这,恰是病根所在。

在粤语中,报纸往往被叫成新闻纸,就“新”而论,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各类门户和自媒体的围追堵截之下,报纸等传统媒体确已失去了做“新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在中国,体制已经为传统媒体已经争取了太多的生存空间,比如官媒身份,比如新闻特权(记者证制度)等等,但传统媒体并未善加利用。

或许,击倒传统媒体的,还不是“技术”,而是信任。失去了信任,失去了程序正义,才是真正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评价新闻晚报事件曾言:有生有死才正常,不幸的是,在其他行业正常的事,在传媒这个封建土圩子里来得太晚了,整个土圩子里没有品尝到高潮却面临崩塌,当然各自命运会有不同。不过,千万别怪技术,现在还轮不到技术搞死我们,我们自己先自杀了。

当下主持界的红人孟斐也有句口头禅:不作死就不会死。

但,情况,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悲观。就比如我们进入了汽车时代,但自行车行业找到自己的另一个定位,它成了人们骑行、休闲、健身的好工具,身价更胜往昔。同样受益于汽车时代到来的,还有被视为传统媒体的传统媒体——广播,在电视的冲击下,日渐式微的广播,却因私家车的大量进入家庭,而迎来了第二春。

伤别离:谁也不比谁的日子好过,未来王道,从平台之争到内容之争

对于媒体和媒体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任何时候,也不曾掌握如此大的话语权;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论个人还是平台,不创新毋宁死。“人未老,报先亡”,并非一句谶语。

这是一个重塑话语权的时代,呼唤新的游戏规则。

其实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伤害”,就是对所谓主流和权威的挑战,传播方式重回口口相传的时代,重口碑,信朋友,微博的粉丝经济、微信的朋友圈打的都是这样一张牌。

传统媒体时代,是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互联网媒体时代,变成了多条线之间的平行传播。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当下的媒体格局。从传统媒体,到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媒体圈你方唱罢我登场,墙头频换大王旗。

如今,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还未击倒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大潮滚滚而来,人人都在谈移动互联,谈互联网思维,年前一次媒体圈子的聚会,一位仍留在传统媒体的朋友调侃我:“纸媒未死,门户已老”,其时,我仍就职新浪乐居。

确实,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目前正遭受着曾经传统媒体才有的困扰。

于是,于是有门户(网站)加大了垂直网站的开发力度,门户是到了做减法的时候了,轻装才能走得更远。还有一些行业网站涉足电商,但私下认为,媒体属性极为显现的网站,做电商不会成功,一个人干不了二个人的事(这里不细说,有机会再单独著文)。

栏目化和电子化,或可助传统媒体板块走出困境,他们不缺人,缺机制。浙江卫视一个“中国好声音”,就可以收到8个亿的广告费,很滋润。求新求快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强项,做扎实的内容,才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此,如果说传统媒体会死,那一定是死于安逸。

而面临前后夹击的门户网等新媒体,何以解忧?

千报一面曾被视为传统媒体的一大“罪状”,其实,门户(网站)何尝不是千网一面,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在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满天飞的时代,未来的日子不会比传统媒体好过。

门户(网站)通过早期的野蛮生长,习惯了大鸣大放,习惯了拿来主义,因此存在着诸多的先天不足,他们宁愿花钱买人(博客、专栏总是那些面孔),也不愿意花钱买内容,他们缺的是媒体思维,媒体是要为内容付费的,买人(开专栏)也是基于此,而我们很少看到新媒体为内容付费,他们只为名人付费。因此,如果说门户(网站)等新媒体会死,那必然是死于竞争。

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对传媒业来说,是一次长征,不管是谁,现在是到了做减法的时候,大杂货店不会有前途,精品店才会有光明,大奔象是走不出雪山草地的。长江前浪推后浪,对于传媒业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伤别离的时代,对于传统媒体,一家纸媒的关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对于门户(网站)等新媒体来说,也犯不着五十步笑百步,移动互联网大潮袭来,或许用不了多久,倒下一个巨人。

过去,传统媒体和媒体人,好比一个宠坏了的孩子,今天,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还是其中的从业者,你必须坚强!

(责任编辑:韩杰)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4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110105527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
网站性能监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