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出版暨发布会实录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3 09:26 
核心提示: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现在开始。 首先,由我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现在开始。

首先,由我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虎生教授,新媒体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尹韵公所长,中宣部舆情局副局级调研员贾学琴女士,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先生,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杨明品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周世禄副主任,新媒体蓝皮书副主编,上海大学文科发展研究院院长吴信训先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钟瑛副院长,北京缔元信总裁秦雯,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殷秦处长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吕岩梅,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人员刘继生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书记季为民研究员。还有来自于国内和国际的媒体,我在这里不一一介绍,我们为这些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新媒体蓝皮书是由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的一部新的种类,它从七年首创以来,在传媒界和社会大众层面引起极大的反响。尽管是首创,带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无论是公众还是研究部门,给予这部蓝皮书的编纂给了极大的宽容和高度的重视,和同类新原创皮书相比,新媒体蓝皮书产生的新闻效应是名列前茅的。今天发布的是第二部新媒体蓝皮书,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的新媒体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发展,它的反响力之大,我们新闻媒体和公众每天都离不开新媒体产生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这部新媒体蓝皮书的原创和出版过程都受到社会和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今天这部蓝皮书的发布,也得到了领导和专家以及媒体界朋友们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本来要出席这次会议,但是因为今天研究生院有一个他不能不出席的活动,所以只留下了讲话稿,首先我们有请新媒体蓝皮书主编,也是新闻研究所所长,由尹所长代李院长宣读发言,大家欢迎。

尹韵公(代李慎明院长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新媒体这个热门而有趣的话题。

无论纵览全球还是放眼中国,2010年迄今是新媒体发展史上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个时期。

在发展广度上,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继续高歌猛进,快速向全球扩张。据统计,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数量超过20亿人,手机用户超过50亿;截至今年3月,中国网民达到4.77亿人,手机用户人数近9亿。新媒体几乎已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在发展深度上,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媒体的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全面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的各个角落。在经济领域,新媒体已成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仅以手机短信为例,2010年全球发送手机短信总数6.1万亿条,产值达4270亿美元。2010年底在北非、中东蔓延的所谓“茉莉花”革命也被西方媒体称为“推特”革命,2011年5月16日,美国政府首次公布了《网络空间国际策略》,这些都表明,新媒体在加速向政治和军事空间拓展,各国之间的新媒体“大战”已趋“白热化”。

深深根植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的新媒体对于国家发展很重要,但是,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如何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新媒体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发展道路,如何应对新媒体对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等诸多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些课题在新媒体研究中亟待加强。《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很重视这方面的选题和深入研究,书中关于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美国政府的对华网络外交,中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我国“三网融合”的问题与对策、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特征等选题非常重要,论析比较深刻,一些观点有独创性。特别是,在如何趋利避害,使新的媒体技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服务等方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相关部门决策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