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十有”模式
近年来,上海市以建设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聚焦重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创新统筹协调平台,拓展内容供给渠道,加强需求培育引领,创建了便捷利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十有”模式,有效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与均衡性。全市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从广覆盖向广覆盖、高效能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从传统模式向专业化、数字化的转变;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从单一渠道向大循环、全社会的转变。
文化活动有载体
坚持硬件软件同步设计,功能配置和资源供给一体考量,市区与郊区统筹布局,设施运营与加强管理协调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114家、美术馆32家、公共图书馆237个、文化馆245个、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工人文化宫19个、青少年活动中心等36所,另有公共文化广场100余个,建立了覆盖城乡、资源共享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布局。
文化供给有平台
全方位、多形式、多层面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采用资源整合、百姓点菜政府埋单、区县联动、按需配送的方式,为基层、社区、农村提供节目、讲座、数字电影及教育培训、文艺指导员等服务,年受益群众近6000万人次。建立社区影视厅,实行低票价。组织了10项系列展示、交流、体验、下工地和进企业演出以及培训。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305家,实现了对街道、乡镇的全覆盖,服务人次超过1400万。
文化品种有选择
积极开发和建立高、中、低端互补,舞台文化、广场文化互动的多品种文化样式。推动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开展重大原创剧(节)目的深度与精品创作。运用政策及价格调控杠杆,引导高端文化场所降低票价门槛。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为重点,建成三级图书馆覆盖网络,通借通还书刊入藏量已达720.32万册。以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为抓手,推出全市博物馆等系列服务导览图,方便百姓的文化品种选择。
文化需求有保障
针对百姓的求知需求,加强红色文化基地内涵的发掘,加强市、区、街镇特别是基层图书馆、阅览室、农家书屋、居民点文化需求资源建设。围绕百姓的求趣需求,发展京昆、交响、芭蕾等高雅文化,积极开发广场文化、园区文化、街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通俗文化。针对百姓的求乐需求,开展灵活多样适应娱乐休闲方式设计,组织开展多层面的符合青年、中年、老年群众身心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分层分类分区域地开展适合人人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经费有投入
多渠道筹措各项资金,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设、基本运营和内容供给。加强与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紧密合作,为上海文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构建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其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经费由三级共同承担,村级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经费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农村电影放映中的影片租金补贴由市财政承担、场次补贴由区县财政承担。
文化建设有队伍
建立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和资质认证办法,构建专业人员、文化社工和文化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抓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职工队伍建设,核定专职管理人员编制额度及绩效标准。加强岗位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完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制度和办法。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公共文化人才资源库,建立各类文艺创作室和活动策划组织工作室,选拔和培养组织、活动策划、网络服务人才。吸引艺术院校毕业生及各类专业人才下社区进农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文化成果有评估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与评估,将考核评估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对文化主管部门、文化服务机构及重大文化活动项目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并委托第三方评估,开展了上海文化先进单位、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先进社区评选。几年来,先后有10个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区,17个街镇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社区,12个地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群众文化共获国家级奖771项,有20个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文化特色活动项目(区域)”,41个群文团队被授予“上海市非职业优秀文艺团队”称号。
文化展示有品牌
提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东方大讲坛、上图系列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及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等主打品牌的内涵,扩大上海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和城市特色文化展示馆的衍生效应。深化一街(镇)一优品、一区县一精品、一行业一名品的文化创建活动,推动百个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百支非职业优秀文艺团队、百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打造职工文化周、残疾人艺术周、家庭文化节、市民艺术大展等市民大舞台。推出申城青年才艺大赛、两岸三地青年视觉艺术创意赛等一系列适合青少年群体的文化项目。
文化融合有支撑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支撑体系建设。依托“三网融合”技术,建设公共文化数字传播系统。利用有线电视传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电子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馆建设,推进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手持移动阅读器等现代化阅读方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实施公共文化在线咨询服务,定期制发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手册,推动公共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进各大交通枢纽站点,让市民实时、多维度获取公共文化信息。(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