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获国家认定
2014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发起的“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得教育部、财政部认定,这是国内数字媒体领域唯一被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
从2012年9月开始,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中科院声学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为公司、百度公司、AVS产业联盟作为首批协同单位,共同参与了“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包含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等四大类。这一计划主要是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计划在全国设立80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这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行业和区域内的科研领军能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互联引发了人类信息爆炸的第一次浪潮。进入新世纪后,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第二次信息浪潮席卷全世界。近年来,更为丰富的文本、声音、图片、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以数字内容为中心的未来媒体网络正在成型,全球信息网络发展迎来了第三次浪潮。
媒体大数据和互联网络架构相互作用形成的未来媒体网络,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必将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面对第三次浪潮,美国近三年来投入巨资,启动“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CCN)”、“国家宽带计划”、“软件定义网络(SDN)”等一批与未来媒体网络相关的重大研究计划,Google、微软、苹果等企业不断定义着新的网络形态与业务模式。
在前两次信息网络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获得了高速发展。中国网民数量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在核心技术、产业效益、安全机制等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数字媒体网络领域的基础科研能力、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新兴媒体的服务推广能力以及政府的管理能力方面都迫切需要提升,因此以数字内容为中心的未来媒体网络也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必须重点突破的新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据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介绍:中心将实现基于“单向广播+双向交互+智能引擎”的智能融合媒体网络新架构,突破资源调度、跨网传送和多屏联动等关键技术,构建新的智能融合媒体网络自主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信息的高质量的安全传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以灵活、高效、经济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改变我们的生活。
未来媒体网络的科研成果推广后,普通百姓将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收视体验,包括超高清、裸眼3D、全息声场环绕声等技术将逐步进入我们的家庭,电视在当前回看、点播、录制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更多的互动性双向服务,包括基于APP的商务、资讯、生活、游戏,以及通过数据挖掘、云推送等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泛在的网络使得电视、手机、PC、Pad、可穿戴式终端、各类传感器等终端无缝连接、智能互联,带来灵活的操控体验,将极大地拉动信息消费。通过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改革,中心所研发的技术和形成的创新体系将为信息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新路径,为信息消费的持续扩大提供新引擎,为文化产业的健康繁荣提供新业态。(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