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对广电最新动向的一种解读(5)
其次,三网融合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方案中指明的,必须是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融合。也就是说,融合不是当前要做的事情。现在的技术条件不对等,想融也融不起来。只有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才是“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而且,即使技术条件成熟了,可以融合的恐怕也只有双方互有交叉的增值业务部分。至于各自的核心业务部分仍然要各司其职。
当前,在建设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问题上,三个方面都在加快进度,都在为下一步融合做准备。
必须承认,由于电信(实际掌握着互联和通信两个网)技术基础条件好,资金充足,占据相对优势,进展更为迅速一些。
相比之下,广电方面显得要被动许多。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有线网没有形成电信网那样的全国一张网,而是被分割得很零碎,更没有全部实现数字化。这种不对等的局面,使广电面对迫在眉睫的三网融合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第三,在完成预订目标的进度上双方存在着时间差。按照工程目标,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并将持续快速提升;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并将持续下降。他们的计划是在2011年新增光纤用户3000万,2013年达到8000万,“十二五”末光纤入户(带宽在100M以上)超过1亿。现在很多地方的电信IPTV都出现了高清视频节目,而且几乎涵盖了数字电视拥有的所有频道。而广电除了资金缺口,面临更复杂的问题。按照去年出台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规划,广电要“形成与电信网公平‘竞合’的态势,突破三网融合中的‘代差’瓶颈”,就必须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而这需要分三个阶段,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至2019年)才能建成。这显露出广电与电信在实现规划目标上的时间差异。
第四,谁有资格建立内容集成播控平台、掌握电视节目的网络播控权。其实答案是明确和肯定的。国务院《三网融合方案》规定得非常清楚:IPTV、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业务由广电部门负责,宣传部门指导。具体任务是:广电部门按照广播电视治理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从事广播电视业务企业的业务规划、业务准进、运营监管、内容安全、节目播放、安全播出、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备进网、互联互通等治理。这对文化、信息安全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互联网电视牌照和IPTV牌照均由广电部门掌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消极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传播的泛在性、跨国性、复杂性和易受攻击性等特点,网络文化和网络舆论对国家信息与文化安全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提出了重大挑战。鉴于中国的国情,电视媒体除承担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属性外,还必须承担国家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政治属性,因此中国IPTV的发展,将无法脱离广电的监管,这既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广电部门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的复杂形势下”,要想让政府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广播电视撒手不管,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客观而言,内容把关的工作既不在电信业务范畴,电信也缺乏这样的资质与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