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独家报道 >

唐存琛在第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主论坛上发表讲话

来源:融合网|DWRH.net 作者:融合网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12-25 13:51 阅读:
核心提示:由此我们想到了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说快播事件我们从中要做深刻的反思,盗版侵权和传播涉黄的内容,使得社会上行业里面受到了侵害利益,然后使社会效益也得以败坏。因此加强内容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融合网|DWRH.NET作为本届大会的媒体支持单位,将会第一时间报道最新大会盛况及行业动态。敬请关注。

以下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存琛演讲内容

唐存琛:今天就我们网络视听节目内容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给大家谈谈个人的一点儿看法。我想从四个方面跟大家一起分享:首先从我们这个行业里的需求,提出我们的问题,然后分析一下现在目前已有的一些技术。谈一下在我们视听网络节目内容上面如果要进行监管的话,应该怎么做。最后谈一下我自己认为咱们主管部门应该怎么去规划和部署的事情。

我先从需求谈起,先讲一下基本的概念,我们从数字媒体传播的共性谈起,来结合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最后落脚到我们行业的自律需求。从学界来看,数字媒体传播的共性有五方面的表现,我着重讲一下传播的开放性问题,有两问题,一个是传播格局的开放性,这里讲的是宏观的开放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传媒机构垄断的地位,目前大家已经看到被打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现在的网络或者是手机作为传播的参与者。否职业的一些传播者,比如说像是我就是一个非职业的传播者,我也可以不定期的发布一些信息,也可以参与信息的再传播,别人发了消息我一转,这样的大量参与者对网络中的信息内容,以及它的流量走向都会有影响。那在这样一个新的挑战下面,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情况下,对媒体的内容如何实行有效的管理,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尽管是这么一个格局,从今年中央发的文件以及我们长期传统媒体机构所具备的职责来看,专业新闻传播机构法官的功能恐怕还不能够完全消失。

另外,从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来看,现在公认有七方面,我谈谈从数字媒体到数字设备这个方面。数字设备的含义从两方面来说的,一方面就是数字社会由原来的虚拟,现在更加的倾向于真实化,这包括很多方面,原来我们QQ一聊天的时候就是见到网上有什么人就聊一聊,有什么给大家开心。现在聊天基本上有目的性的,我虽然有很多的朋友,但是有目的才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大家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虚拟的东西了,比如说facebook一开始定义所有的参与者必须是实名制,这是从虚拟到现实一个很重要的体现,现在的社交网络基本上都采用了这样的facebook的形式来做成一种真实的在线。

数字媒体从媒体属性增加到社会属性,这不但是一个纯媒体的东西了,他可能承担了更多的社会需求,满足了社会民意的倾向。第二个从社会性媒介的构成要素看一下,这是美国一位先生认为社会是媒介的构成要素,表现为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如果组成起来的话,最中心的是身份识别,其他六方面都是围绕这个来做的。这下面是一个例子,像第一个flikr重点关注是分享,白的是说明并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数字社会的深层含义在哪里?我认为有三个:一个是数字社会和现实社会并行的新社会形态。第二个它与现实社会不断进行着深层次的交互。第三将来两者很可能会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

这里看看行业自律的要求第一届网络视听大会上面,有一个协会的工作总结报告,六项工作,其中有一项工作讲得是强化行业自律与引导,加大节目评议和网络监督力度,这就是去年六大工作之一,同时在去年大会上通过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其中有一条讲的很清楚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由此我们想到了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说快播事件我们从中要做深刻的反思,盗版侵权和传播涉黄的内容,使得社会上行业里面受到了侵害利益,然后使社会效益也得以败坏。因此加强内容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就现有的技术简单说明一下,先谈谈早期的,然后再谈谈现在的。早期关于视频图像的检测方面有两个,一个是基于文本的,由于文本理解不一样,所以也是不准确的。后来发展成基于知识和视觉特征的检测,对于视频内容的判断,就是视觉上的感知做的。早期存在的问题,像素匹配的方法具有不科学性,因为像素只是代表了一个个别的属性而不能代表图像整体的属性。第二个图像数据表达了多样性,重担用像素匹配不能把多样性反映出来。第三个就是图像内容本身并不包括语义的信息,这个图像的语义到底是什么不清楚。因此,目前从国内外来看,主要有四类方法用的比较多,一个是基于色彩特征,一个是基于形状特征,还有一个是纹理和对象空间关系来进行检测,这一块在国外大概五年前有十几个大学里面做了研究,但现在由于太难了,有些学校就没有做了。(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快速直达

热门关键字

首页导航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5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110105527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