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以“网报”重塑报业竞争力(2)

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作者:王楠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7 17:40 
核心提示:报业上网后丢了什么 报业应当上网已成为业界的共识。面对转型的大趋势,许多报社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早期试水的包括:效仿互联网公司办门户网站,或者把传统的报纸做成电子报直接搬到互联网上,还有效仿短信公司

报业上“网”后丢了什么

报业应当上"网"已成为业界的共识。面对转型的大趋势,许多报社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早期试水的包括:效仿互联网公司办门户网站,或者把传统的报纸做成电子报直接搬到互联网上,还有效仿短信公司办手机报,等等。遗憾的是,这样的尝试大部分都不成功。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在上述做法中,报业把原本属于“报”的核心竞争力丢失了。

我们先来看看,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简要分析,可以发现,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内容本身的内涵:报人的思想,满足读者最基础也是最本质的需要;

2、内容的组织性:期、刊、专题、栏目等内容结构,体现办报思路;

3、版面艺术:具有自身风格的视觉印象,体现采编风格和办报的个性;

4、有边界的传播载体(纸)和相对精准投放的渠道(发行区域、渠道)。

对于报纸的广告主而言,除了传播载体、发行区域,他们最关心的价值有2个关键因素:发行量、品牌影响力。发行量固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品牌影响力更加不容忽视。在《人民日报》和一份发行量更大但仅为市、县级报刊上投放的广告,其价值是不一样的,前者价值可能比后者更高、甚至高得多。可见,品牌影响力是一份报纸获得强大竞争力的推手。而报纸的品牌影响力,是其报社的采编审发队伍分期、分刊、分专栏连续地组织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风格的版面,从而形成报纸唯一可辨识的结果,一期两期不行,需要靠持续不断地坚持,并在读者心里形成鲜明的认知。这种鲜明的认知度,就是品牌影响力。在传统传播的格局中,即还没有互联网冲击的时候,报纸线下的发行量可以更多的依赖物理上的发行区域和渠道划分"领地"来获得,但品牌影响力主要靠的是采编队伍的硬功夫。所谓"内容为王",正是这个道理。

那么,报业在早期的上"网"尝试中,究竟把哪些优势丢失了呢?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完全抛弃报魂,跟互联网公司学做网站,内容碎片化、门户化,导致同质化,丢失了报的品牌影响力。

例如,报社办的手机报、微博,以快讯为主导,突破了报纸发行周期长的缺陷,在适应互联网特性上迈出了有益的一步。但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内容的组织性,无法做专题、无法深度报道,也失去了版面艺术的视觉印象,新闻简化为一条条长得差不多的信息。自媒体的兴起,甚至溶解了媒体与受众的界限,报社与读者几乎都可以发布碎片化的信息,甚至自媒体还可以发布得更快,媒体与媒体之间、媒体与受众之间,并没有多少不同。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报社原有品牌的可辨识度变得极低。

那么,是不是学互联网公司办新闻门户网站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呢?门户化同样丢失了报的特点。打开各家报社办的网站就会发现,为了突出门户特点,每个网站都集中了太多的内容,而趋向于综合,导致大同小异,既没有报业的特色,又无法跟专业的门户网站抗衡。究其原因,大而全的网站,没有了"期、刊"的概念,也没有特别的版面艺术,反而让报失去了独特、鲜明的印记,如同七色光汇聚在一起后反而变为白色一样,让人无从辨识。

可见,完全抛开报纸去办网站,利用了网的特性,但丢了报的魂。

2、仍按传统报纸的思路,把电子报、数字报搬到网上。这种做法,保留了报的特色,但没有应用互联网的特性,也立不起报业在网上的竞争力。

报人在上"网"的尝试中,有相当一部分报社的做法,是基于传统观念来理解和使用新技术。典型的案例就是老式的电子报。采用这个方法的媒体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扩大读者的新渠道,是平面媒体的一个辅助工具,仅此而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老式的电子报仅仅是在传统的采编审发流程的最后多了一道手续:发到网上。它仍然是平面媒体,仅仅服务于网民的"阅读"体验,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真正强大的超链、互动和立体化全媒体等优势。试想,一个拥有众多手段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的网民,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去看一份电子报呢?仅仅靠报纸的原版面是不足以吸引读者的。

可见,简单把电子报、数字报搬到网上的做法,仍是行不通的。它完全没有适应互联网的环境,不具备互联网的优势,得不到网民的喜爱,上不上网并没多大区别。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完全没有遵循互联网传播的规律,结果自然欠佳。

无论是抛开报魂去办网站,还是抛开网络特性照搬电子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报业上"网"。正因如此,虽然报社积极做了多种尝试,但既不能延续线下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又没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应有的竞争力,仍然处在进入互联网生态环境的初级阶段。(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