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农村广电发展瓶颈 破解文化体制改革难题我的搜狐(2)
(3)抓住灾后重建和三网融合机遇,建成全域全网双向可控的数字电视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巩固无线电视服务体系。大旗山无线发射台的中一、中七电视节目信号有效覆盖县域全境。二是强力建设有线数字电视服务体系。在中央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之前,三台县就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十一五”期间完成了“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建成覆盖县域全境的广播电视双向光纤网络,有线网络主干光缆765公里,支干光缆2485公里,电缆干线6327公里,光接收机3131台,放大器26535台,专用地下管网338孔公里,网内传输4套广播节目和36套电视节目,为国家村村通“8+4”标准的三倍。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28.45万户,村通率100%,入网率70%。2009年以来,结合灾后重建完成全县网络双向化改造,实现了光纤到楼栋、到村组,建成了全县广播电视双向光纤骨干环网,搭建了有线数字电视节目平台、传输平台、监管平台。率先完成整合,建成“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宽带双向、可控可管”的新一代广电网络。2011年,全面实施以有线数字互动电视建设为核心的“三网融合”工程,将完成城区6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平移,在保持“4+36”套广播电视节目同质均等基本服务的同时,建立分类供给、分层消费的数字电视服务体系。计划2012年9月完成县城数字电视整转;2013年完成农村场镇和集中居住区的整体转换;2015年完成全县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实现从模拟到数字、标清到高清、单向到双向、“看电视”到“用电视”的智能化、数字化跨越。
(4)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滚动发展,加快建设由传输覆盖向全功能全业态转变的广电网络服务体系。利用广电网络共缆双向传输的网络资源,积极实施信息网络工程,全面提升县乡信息化水平,使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变。先后建成三台县教育城域网、农发行金融网、环保监测网、公安“电子眼”天网等13个专用网,长期在网宽带个人用户5757户,集团用户10多个。2007年依托广播电视台宣传资源建成三台新闻网,月点击率达10余万次。2010年绵阳被列为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三台县紧抓机遇,依托灾后重建成果,全面实施以有线数字互动电视建设为核心的“三网融合”工程。积极探索数字化大趋势下,推进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多功能开发运营,建设完善现代化的新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2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努力构建“四位一体”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管理体系
三台县通过实施宣传战略精品化转型、发展战略集约化转型、管理战略精细化转型、覆盖战略数字化转型,不断健全完善广播影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广播影视重点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
(1)争取领导,主动作为,形成党政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机制。一是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在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先导与基础作用,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广播影视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广播影视工作行实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多次深入边远乡镇、村组调研广播影视工作;县人大、县政协年均组织2—3次专题视察;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将广播影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县广电局充分利用“声、屏、网”互动优势,深入宣传广播影视建设重大意义,主动作为,争取支持,在全县上下形成共建共享、共谋发展的强烈共识。二是2000年,三台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垂直管理体系和局、台、网业务分开、一元管理的体制,结束了以前“镇管为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和运行模式,实现了人财物等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运作。(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