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三网融合视界 > 综述 >

电信联通垄断:厘清话语权边界才能保证改革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 陈一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1-20 08:02 
核心提示:社会公众对此充满期待。但是,随着电信行业媒体的“立马横刀”,以及顾忌到电信联通的“副部级”官方背景,情绪高涨的人们不由得冷静下来:本次舆情会如以往成为改革的动力吗?

网络时代,舆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更是社会改革的推动力,在发改委启动对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反垄断调查的“破冰之旅”时,以央视为首的媒体迅速形成了一轮舆情,社会公众对此充满期待。但是,随着电信行业媒体的“立马横刀”,以及顾忌到电信联通的“副部级”官方背景,情绪高涨的人们不由得冷静下来:本次舆情会如以往成为改革的动力吗?为此,本报专访著名企业风险管理专家、北京智慧联合风险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恐龙(KOLONG)数据首席风险分析师雷雨先生。

记者:对电信与联通的反垄断调查,虽然没有最终的调查结论,但是发改委依然对外公布,央视作为“龙头”媒体,更是率先“发兵”,直指电信与联通垄断弊端。但是“半路杀出”,以及“摇旗呐喊”,无疑昭示一场“较量”即将展开,这意味着什么?

雷雨:改革历来就是一种冲突和较量。但是,对于工信部下属媒体、代表运营商声音的“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的 “头版”文章指责,以及发改委“欠慎重”的评论,相信社会公众还是大吃一惊的,因为没有想到“阻力”会这么大。社会公众做出此次反垄断调查案将以“消极结局”收场的预期,实际上是公众对舆情能否成为改革的动力表示怀疑。

记者:本次电信联通垄断案是由中国经济最高管理机构发起的调查,权威媒体央视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网络媒体也紧紧跟进,可以乐观吗?

雷雨:舆情能否成为改革的动力,关键看能否形成一轮有效的舆情。2010年房地产调整事件中的舆情,由于是“一报一社”率先发起,其中新华社在中国传媒领域地位超然,人民日报更是执意识形态之牛耳,加之网络媒体的介入,由此形成了一场有效的舆情,最终成为改革的动力。而本次电信联通垄断案的舆情形成中,虽然央视最先“发力”,但显然与2010年由 “一报一社”率先发起的房地产政策调整舆情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能否产生有效舆情也是值得质疑的,不能形成乐观预期也是必然的。

记者:能否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别或缘由?

雷雨:第一,从传统媒体来分析,虽然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传统媒体仍然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传统媒体为起点发起的舆情,无论是舆情压力、舆情风险和最终的舆情效果,在很多时候较于网络媒体还是处于优势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1月9日至今,传统媒体关于本次反垄断案的报道为2300余条,其中报刊1859篇,电视269(栏目/次),广播211(栏目/次)。仅从数量看,似乎可以认为是一场大规模舆情的起始。但是,大量的报道或是重复发改委的通知,或是分析发改委的态度,没有关于电信和联通垄断现状的深入调查,没有关于通信业企业的生存状态勾勒,没有业界人士和法律人士对于垄断形成内外因的剖析和应对策略,甚至没有发改委有关人士关于此次调查最终期望结果的明确表态。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场以媒体为媒介的广泛文件传达,而不是一场借诸媒体的公众社会政治表达。

第二,本次反垄断案,虽然网民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对新浪、搜狐、天涯、猫扑、凯迪、强国、网易等多个知名论坛网民舆情进行监测分析,网民的评论很快脱离了针对电信和联通的调查,而变成对包括石油、电力、铁路等所有领域的垄断现象的揭露和声讨。这种“一事未毕再生一事”和“处处开花不结果”的做法早已是网络的通病,它使人们很难持续地关注一个社会问题,也就很难让公众的社会政治表达理性、连贯和有效。同时,如果网络上的声音集中于电信和联通垄断地位的探讨和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起行政主管部门的反思和自省,起码也会对行业现状有了多维的思考,这对于逐渐规范行业和企业行为是有益的;而如果像现在网络上这种万炮轰鸣的做法,反而会令政府部门心生反感,更会认为这是公众对大型国企的误解,这种情绪的反弹最终无非是引向三个结果:一是置之不理,用时间平息舆情;二是用政府力量强势介入,扭转舆情方向;三则是着眼于扭转公众意识形态,树立社会精神新秩序。无论哪种结果,实际上都同舆情的初衷南辕北辙。(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