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市场设备商生存之道:超越底层利润(3)
寻找新空间
对于集采是与非仁者见仁,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集采模式下,厂商的利润不断被压低,缺乏利润支撑的产业链是否能一如既往的发展?
光器件行业不久前举行了一次小规模聚会,大家都讨论:“微薄利润下,我们该如何创新?”事实上,产业链都在寻找答案。
但我们不妨从光纤光缆行业做些分析。从1970年康宁公司研制第一根光纤以来,光纤光缆行业42年时光,产业已经十分成熟。1976年,武汉邮科院赵梓森院士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光纤,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开始起步,至今为此光纤光缆产业历经数次跃迁与蜕变。
1991年~1994年,光缆需求大幅上涨,大量资金的流入带来了第一次规模扩张,光缆产能达到100万芯公里/年;1999~2001年,光缆利润达到巅峰,每公里价格过万元,产能再次扩张达到3000万芯公里/年。
2001~2004年,光通信危机爆发,光缆利润一落千丈,大浪淘沙之后,民资企业寻求突破,亨通等企业逆流而上开拓上层利润空间,纷纷上马光纤产业,民资光纤产业由此起步;2008~2009年,受3G建设刺激,光纤需求大幅上涨,但因受困于光棒进口的制约,产能不足,亨通、中天、烽火等企业开始探寻光棒项目,光棒产业开始突破;2011年至今,受困于集采的低利润,几大企业进一步挖掘光棒利润,国产光棒产能大幅上涨,已实现40%自主供应……
2001年之前,光缆利润一路攀升,国内企业一路扩产,并没有居安思危;而2001年之后,光纤光缆利润大跌,而且再无望回复之前风光,光缆企业谋求为求利润而纷纷研发光纤产业链,其后又开辟光棒产业,最终促成了全球最大的集光棒、光纤、光缆一体的产业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形容我国光纤光缆的30年并不过分。
利润产生量变,而危机更容易引发质变。
危机比利润更容易促进产业变革,穷则思变:华为等GPON厂商推出的新款ONU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成本还降低了至少3美元;ODN厂商也开始谋求上层利润,杭州天野等公司开发了分路器的核心芯片,瓜分本应流入韩国企业的利润;亨通、烽火等企业陆续开拓国际市场,寻觅跨国利润……
当前市场的困难局面同时还是一个淘汰过剩产能的好机会,甲方主导下的低利润模式难以变革,必然会逼迫厂商探寻新的盈利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