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三网融合”十五年同期不同步
三网融合试点进展并未达到国家的预期。在试点一年多时间内,三网融合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停滞期”,远远落后于国家决策部署,争议与质疑声响成一片。如今,三网融合试点仍在稳步推进,规模是否扩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为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在10月份发布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说明中明确提出,整合有线电视网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
“国家将推进三网融合提升到公益性服务部分,并将三网融合纳入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中,足以表明国家对三网融合的重视。”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向军表示,“实际上,在过去十五年里,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
国内外15年前同期起步 不同进展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而大多数从业者也将这一年视为中国三网融合起步之年。
很显然,沈向军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中国与全世界在三网融合的起步年代上几乎同步。1996年,美国颁布《电信法修正案》,同期启动了三网融合,至今已有15年。而国际上三网融合启动年基本与美国《电信法修正案》颁布同年,或晚一年。
在国内,中国广电光缆干线于1996年启动,与此同时,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国家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三网一平台”的概念,至今也有15年。
而在15年后的今天,国际上三网融合取得了哪些进展,国内还存在哪些差距?对此,沈向军表示,15年,国际上三网融合的发展已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国家发展、技术创新以及资本规模。而在国内,15年来,从政府到产业链都在一直探索,从政策到技术、从行业标准到网络整合,未来仍将继续探索下去。
据了解,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15年政策扶持 从未中断过
在1997年“三网一平台”提出至今的15年里,国家出台了多个文件,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服务,力图将三网融合快速引入良性发展轨迹。早在1998年,我国就提出要“三网融合”,旨在避免网络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并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政策,提出5年内全面实现三网融合的目标。同年7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这也被视为三网融合最为明确的一次实质性的进展,被业内认为是一个历史性突破。
为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发展,在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形成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整合有线电视网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
“这对于未来电视行业、有线电视行业以及三网融合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沈向军表示,在过去的15年里,三网融合一直在和电信竞争的行业概念里延伸,在广电、电信以及互联网的竞争合作范畴里延展。“《决定》对三网融合、有线电视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界定。”
沈向军认为,国家将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推进三网融合放在提高公益性服务的部分,放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中,足以表明国家的重视度。他表示,未来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对三网融合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里面应该放在什么样的定位,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趋势,大家都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