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媒合一:三网融合体验的未来时刻(5)
与此同时,上海市有线网络整合也在加速,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贝兆健透露,目前上海市正进行各区有线网络资产评估和审计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对浦东新区等8个区的有线网络资产价值确认与资金准备,初步完成全市有线网络整合。
北京在IPTV领域还在酝酿阶段,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和高清化上。
在中部地区的武汉被列入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为解决融合推进期间而可能出现的广电、电信利益矛盾,通过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各自出资1亿余元成立股份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定期轮流担任董事长的商业模式落实三网融合。
然而很多试点城市依然停留在试点方案的修订阶段,其中青岛逐步形成了相应的三网融合工作组织和技术支撑体系,成立了市政府三网融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西部的绵阳和中部的长株潭则更慢一些,绵阳市的有线网络整合还没有结束,而只是将三网融合作为自己招商引资的重要噱头,仅仅7月底的一次招商就签约40多亿元。
而长株潭地区则依然在推进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提出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长株潭有线电视用户机顶盒和有线网络系统的升级改造。
方案获批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经获批,一切顺利的话,2011年底北京市民有望看上IPTV(网络电视)。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北京在内的试点城市的三网融合方案已获放行。不过,“批语很模糊”。该人士解释说,管理层并没有给出明确批示,而是要求方案“改善后实施”。“12城市(地区)递交的试点方案还有很多问题悬而未解”。当然,其中最本质的分歧依然是“部门利益”。
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的12个城市(地区)。随后试点城市(地区)纷纷递交了试点方案,不过之后是长时间的静默,其间夹杂着各种质疑的声音,比如“夭折论”,今年4月电信专家韦乐平抛出一句:“我很久没被叫去开会了,三网融合恐怕已经夭折。”工信部后来回应称仍在积极推动,但是“有关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关专家称,目前在北京地区,三网融合的技术层面已经不存在问题,早在今年年初播控平台便搭建完毕,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协调好广电、电信的角色。据了解,按照目前设计的方案,北京最早在10月份有望开播IPTV,“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该人士强调说。去年,北京就在石景山区搭建了一个三网融合的网络平台,相关四个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歌华)均参与。据了解,近期北京三网融合小组将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的安排。
引人关注的是,2011年5月中旬,歌华有线与北京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互为产品代理、资源互补和资源共享等合作。
而在一些地方步子迈得则很快。比如天津已取得首个实质性进展,上周天津联通与天津广电合作推出了IPTV,并走进了社区。
作为一种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IPTV已为业界呼唤多年,但进程缓慢。而在资深电信分析师付亮看来,如果现有的监管体制不改变,到三网融合第一阶段结束前,三网融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目前广电忙着自身整合,电信运营商则忙着3G。
有线技术平台统一重要性
“整合是大势所趋,”三网融合研究专家、融合网主编吴纯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三网融合推进之初,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传输通道的整合,实际上三网融合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传输层的整合,更是内容与技术的深层次整合;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资本市场对这类投资机会将更加关注。”
“简言之,如果有某一厂商可以提供一套地域适用性强且具有全国有线行业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解决未来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技术体系参差不齐、难以全国统一运营的这个技术难题,更能以此为产品吸引到不同层面的关注,甚至于可以概念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吴纯勇表示。未来的百视通将不仅仅做一个内容的平台提供商、运营商,更重要的是一个应用平台的构建者。(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