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中国式管理境界
以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的管理门类。狭义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制度产生、演进、设计及制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制度产生、演进、设计的为研究对象,但由于其未能将“制度是对经济社会自然规律的表达”的因素考虑进去,使制度有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社会主义时期实行计划经济,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次债危机的爆发等无疑是“狭义制度经济学”或所谓“机制设计理论”的杰作。制度创新理论不同,它是由广义制度经济学、管理学衍生,以制度能否表达规律、能否表达客观实际为标的。
何谓制度创新?制度为何一定要创新?如何才能实现制度的创新?
这些显然是一个一直在困扰着制度经济学家、制度管理学家们的大问题。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也没能搞清楚制度与经济社会自然规律的关系,即没能搞清楚“制度是对经济社会自然规律的表达”和“制度是对客观实际的表达”的问题,而是把制度仅仅当做是约束人类行为的一种工具了,结果让人们走了不少的弯路。比如计划经济制度的设计,由于不能准确地表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结果非但没能把经济搞上去,而且还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制约力量。而诞生于上个世纪的“机制设计理论”,无疑也具有上述性质。
在上个世纪,中国党和政府终于认识到社会主义不仅存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也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显然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它等于承认了不能把经济发展起来是由于我们的制度也有成为制约因素的可能,所以才需要,也才能谈“解放生产力”。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是“先进的”而不是“落后的”,那也就自然谈不到“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请注意,我这里讲的是“经济制度”而非“政治制度”。
“制度制定”或“机制设计”应该有一个依据,否则谈不到新与不新的问题。
“制度制度”或“机制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经济社会自然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规律,一是客观实际,表现为能否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相结合,而绝不是所谓“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更不是所谓“资本增值的需要”。因为资本要想实现增值,国民经济要想得到发展是由规律、实际情况决定。
前社会主义国家搞的“计划经济”和美国在前几年搞的“金融衍生品”,无疑都是在“根据需要”而不是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住房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因而,失败也就只剩下了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为什么一定要把“客观实际”也作为“根据”?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规律均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就因为规律都在“实际”中运行,脱离了实际都等于是违反了规律。而能够及时地将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不仅具有遵循规律之意义,也具有符合实际,能够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相结合之意义。
于是,有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制度能够“表达规律”或能够“表达实际”是否算得上“创新”,难道“规律”或“实际”就是“新”?是的,这就像我们每天见到的太阳都是“新的”而不是“旧的”,而太阳的运动无疑是具有规律性,无疑也是符合实际的。反之,如果太阳发生了逆转,给跑到了别的星系去了,那就什么也谈不到了——成为了一个非我。
如此说明,能否符合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和客观实际,是“新”与“旧”的分水岭也。(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