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中国新能源汽车前途不可估量

来源:新浪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6 15:02 
核心提示: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数量将超过1.5亿辆,石油消耗将超过2.5亿吨,汽车届时可能将不再是出行的便利选择。

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数量将超过1.5亿辆,石油消耗将超过2.5亿吨,汽车届时可能将不再是出行的便利选择。

北京市大约有机动车近500万辆,其尾气造成的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50%以上,而其排放出来的废气中,氮氧化物占一半以上。虽然北京市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新的排放量在增加,改善难度可见一斑。不仅北京,中国多数大中城市都面临着机动车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从能源方面来看,中国三分之二的石油来自进口,而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对全球能源价格产生了巨大影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及燃料消耗水平,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数量将超过1.5亿辆,石油消耗将超过2.5亿吨,汽车届时可能将不再是出行的便利选择,它将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负担。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在必行。

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但在新能源汽车上,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从战略高度给予其极大关注,今年还将之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从政策和资金等诸多方面加以扶持,加上中国有成本和市场的优势,有潜力和可能在世界上形成相对的领导地位。

在技术方面,对于车用的动力电池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多家企业拥有相关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系列。近几年来,中国厂商的锂离子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定在34%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之一,锂电池产品已经占到全球40%的市场份额。

在消费者认可方面,中国目前汽车用户中85%还是首次购车,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仍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汽车人均私人保有量极低,从传统汽车向电动车转型的实际成本和潜在成本较低。而且消费行为的调整更少,中国人更多地依靠公共交通,如果私人不愿购买电动车,公交公司也许是另一条出路。

在基础设施方面,电动车的普及依赖于基础设施及设备,比如可获得电动车的维修及保养,如电动车充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如电动车保险新的特定服务等,不过这些仍处于初级阶段。

最后,鉴于这是中国整车商在全球市场中争先的大好机遇,中国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成为了电动车发展背后的有效推动力。

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海外整车商也纷纷将新能源车的研发作为拓展中国业务的重点之一。比如,丰田汽车支持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混合动力车研发工作,通用在中国成立两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与上海通用及泛亚汽车合作研发新的混合动力车。

替代动力技术的研发特别具有挑战性。挑战并不是仅仅开发车辆本身那么简单,还特别需要加快建设可提供电力、电池充电、电池更换等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以及对可替代能源解决方案需求最大的国度,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这必然会为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大型国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深圳,中海油集团与普天集团合资成立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与当地电网的垄断者南方电网激烈竞争承建电动车充电站。国家电网公司新年伊始便提出年内要在27个城市开建75个电动车充电站,一个月后,便与北京首科集团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准备将中石化现有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并扩展至河北、天津等地区。另外,中石油也在与江苏发改委谈判建站事宜。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技术创新和投资,因此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与之相适应。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式很多,比如可以尝试实行从“按硬件收费”到“按公里数收费”的转变,也可由第三方如国家电网来购买电池,作为电池租赁和充电商。

后者的做法优点很多:一方面,成为电池所有者后可以迅速拥有庞大的现有客户基础,已有成熟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可为潜在的电动车客户服务,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可以弥补当前产品组合的收入波动;另一方面,客户通常不愿意拥有电池,对于客户而言,电池占到整个汽车购买预算中的很大一部分,且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很短,折旧严重,个人电池还可能会在充电站网络中遇到兼容性问题,第三方电池租赁和充电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因此,我们有理由判断,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由此带来的商机不可估量。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