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专家呼吁:支持成熟技术 破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困局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罗霄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10 19:26 
核心提示: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存在着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两条技术路线上的分歧。3月9日晚,参加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业内院士专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不要拘泥于某一个方向,只要有利于节能减排,

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存在着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两条技术路线上的分歧。3月9日晚,参加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业内院士专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不要拘泥于某一个方向,只要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产业发展,都可以大胆尝试;国家政策要大力支持成熟技术,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众所周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更新,电池技术又是重中之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国已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示范推广,进一步明晰技术路线,有效带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产业等资源的快速集聚。2009年初,国家四部委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在13个城市开展应用试点工作,并制定出台了财政补助政策,目前试点城市已增加至25个,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但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上,一直存在着纯电动技术与混合动力技术两条技术路线上的分歧。前者认为我国可以拷贝日本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通过大力兴建充电站,加速发展锂电池技术,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后者认为,尽管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的电动汽车是目前全球公认的发展方向,但当前混合动力是电动汽车的过渡产品,作为经验积累期的过渡,仍然应该得到政策的积极扶持。

 在有关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技术路线究竟该选哪一条的争论面前,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一直强调,这是两个分立的命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该并举。“混合动力既不是过渡战略,也不是被弃一旁,只要传统汽车存在一天,各种形式的混合动力技术都是传统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绝好途径,都将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王秉刚还说,“十二五期间,传统汽车将实现各种形式混合动力技术的普遍应用,这与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不矛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达了一个观点:中国城市目前还不适宜发展纯电动汽车。他说目前国内的电池还没有达到纯电动汽车的要求,存在电池重、单次充电里程不够高、建充电站、换电站需要大量地皮等缺陷。“发展纯电动车,必须大力提高电池性价比,目前只能做演示,不能推广。一旦技术成熟了,是今后大力发展的方向,因为它是最节油的。”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会长韩作樑认为,中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车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积累,这个积累过程可能比较长,但是一条必经之路,也非常有必要。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推广和使用目前国际上的成熟技术,开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他还说,国家应鼓励有实力的国内龙头企业,采取收购、并购等多种形式,整合国际行业内的高端资源,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技术,引领中国节能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多种形式的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模式,可以由国内核心电池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资源,共同解决核心技术问题。

2009年6月,工信部颁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及纯电动商用车,以及使用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列为成熟期产品,而使用锂电池的多个品种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则尚处于起步期和发展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认为,“没有将锂电池类汽车列入成熟期的品种,表明政府对产业现状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因此,国家政策应该大力支持成熟技术的广泛应用,破解产业困局,更快地推进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科力远最近收购了日本松下旗下的湘南工厂,这是一家长期进行车载动力电池研发、生产的企业,建有全球最先进的动力电池的全自动化生产线。这次收购,说明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致力于成熟产品的开发,拥有顶级的技术和设备,有能力保障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需求。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看来,尽管混合动力汽车在国外已经实现了技术的稳定和市场化产销,但是我国政府显然更希望能够“直通”纯电动汽车,实现跨越式赶超。但在电动汽车这样的高端领域,跳过关于动力电池、直流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经验积累谈赶超,“仅仅是一种盲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全国人大代表徐留平、杨志强、赵小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席顾问、副会长张善梅等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呼吁国家对整个中国电池行业特别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有一个更合理的方向性、长远性的整体的设计,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成熟技术,推进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国内龙头骨干企业在国内外行业高端领域的兼并、收购以及研发活动,整合行业高端优质资源;支持部分企业特别是内资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产权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整合行业资源,优先快速发展为行业骨干企业;鼓励学习借鉴成熟技术和经验,鼓励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国家市场话语权,以达到用成功技术迅速启动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