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监管机构 >

银监会称房价跌5成银行扛得住 银行业人士反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01 21:52 
核心提示:为了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银监会在今年二季度进行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房贷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房价下跌五成,银行业也可以承受,也就是说银行业不会被房地产裹挟。

在银行业对房价下跌的承受能力上,银行业内人士和监管层的观点并不一致。

为了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银监会在今年二季度进行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房贷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房价下跌五成,银行业也可以承受,也就是说银行业不会被房地产裹挟。

上周五,受此消息影响,银行股展开了“绝地反击”,截至收盘时,银行股全线飘红,其中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上涨7.82%,中小银行涨幅大多超过2%。

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买账,多位银行业分析师均对此存疑,他们认为,在分析房价下跌50%对银行的影响时,需要更全面的考量和逻辑。

压力测试不能充分反映极端条件下银行风险

“别说50%了,就连房价下降20%,银行都扛不住。”某国有大行研究部门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压力测试只能通过静态数据反映不良率的变化,若从动态角度衡量,鉴于银行业贷款中抵押贷款占比30%~40%,而大多数抵押物又是土地或房产,房价下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不容小视。

银监会从去年就开始进行房地产压力测试,今年4月,开启新一轮测压,在今年“两会”上,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曾透露,根据压力测试结果,房价下跌30%,在银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此次刘明康的“五成”表态显然更加乐观。

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分析师均表示,压力测试并不能充分反映极端条件下银行的风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朱家祥教授曾花两年时间来研究金融 稳定模型问题,在2010年夏天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次公开讲座中,朱家祥曾表示,国内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模型粗糙,而其本人并不相信房价下跌30%,商业银行还能正常运行的说法。事实上,美国和欧盟进行的银行压力测试均曾被市场批评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风险。

迄今为之,银监会和商业银行并没有公布压力测试的算法和模型,据媒体报道,在进行压力测试时,商业银行需填写一套含“变化”“明细”两份表格的“房贷压力测试表”,分别需要填报商业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总量、分类情况,以及“贷款房价比”等信息。另外,银行除了上报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业住房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的总额和分级情况,还需报告房地产上下游产业贷款并做相应的压力测试。

1.3万亿拨备抵补风险?

鉴于压力测试本身的复杂性,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上述国有大行人士透露,目前进行压力测试时,银行会根据之前年份的统计数据,特别是房地产贷款占比,估计房价下跌时,贷款违约率提升的程度,并推算不良率升幅和资本充足率降幅,但他认为,这种计算只是对数据的静态推演,并没有考虑到动态的全局性因素。

“比如,银行贷款中30%多是抵押贷款,而抵押物多是房地产和土地,一旦房价下跌,抵押物价值会大打折扣,覆盖率就会不足,这种影响是系统性的。”

此外,数据的缺乏,也是制约压力测试的因素之一,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房贷压力测试中,四大行基本采用国际通用的小概率事件模型,对数据要求较高,而零售业务以及公司类业务模型需有5~7年的历史数据,但多数银行都不能提供。

不仅如此,压力测试对整体宏观经济 的波动考虑也并不充分,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房价下跌50%,引起宏观经济的震动可能完全破坏测试的假设条件,这种情况下,做房价下跌50%的极端压力测试或会失去参考意义。

北京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也没有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约风险考虑进去。“当前平台贷六成的还款来源是土地出让金,一旦房价下跌五成,土地可能流拍,地方偿债压力将空前,对银行影响巨大。”(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