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媒体技术 促传统媒体发展
26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腾讯公司联手推出的河南城市生活网——腾讯·大豫网正式上线。那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此举是出于何种战略考虑?他们又是如何打造完整的报、刊、网互动传媒体系的?上线仪式结束后,本报记者专访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赵铁军。
传统媒体的优势是什么?
记者:互联网、微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3G、4G的出现,并没有阻挡住传统媒体前进的脚步,传统媒体仍旧过着“暖冬”的日子。是什么支撑着传统媒体旺盛的生命力?
赵铁军:经过十多年发展,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报,奠定了深厚的品牌影响力,这是新媒体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力。
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可取代,因为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事实的追问,对真相的探寻,严谨的分析,公信的力量。深度、原创和公信,这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纸媒要尽量放大比较优势,做出深度、厚度、准确度、可信度,比如在时政重大题材上,要把省委、省政府最重要的决策,唱得响亮,唱得好听,唱得精炼;不遗余力地把都市报办报的本质、使命做好,做好民生报道;此外还要做好舆论监督,提升影响力。
传统媒体如何运用新媒体?
记者:新媒体的兴起,抢走了传统媒体的部分受众,有人说这是新媒体抢了传统媒体的饭碗,传统媒体应该对新媒体排斥。您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该如何相处?
赵铁军:十年前,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新媒体,有的都市报老总大喊“狼来了”、“都市报的冬天来了”。但是,十年过去了,全国各家都市报无论是采编,还是广告,都还在提升。根据调查,目前全球仍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依靠报纸来获取信息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目前是“同桌吃饭”。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必然要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无法拒绝新媒体,那么就拥抱新媒体,分享新媒体。传统媒体可以利用网络对报纸内容进行充实,享受网络给报纸带来的资源,将来的纸媒必定是“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新媒体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做出思想,做出厚度。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优势,双方不是也不应该相互排斥,而是应该积极进行合作,增强互动、互补、互融。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大众传播时代,我们要用新闻的深度增加品牌的亮度,拓展经营的广度,充分借鉴、吸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与之互动、互补、互融,更好地与新媒体融合,把媒体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媒体的渠道传播得更远、更宽。(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