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数字报纸收费难在何处

来源:人民网 作者:詹新惠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3 09:57 
核心提示:尽管数字报纸收费从网络兴起之初至今一直存在,最早者有《华尔街日报》,最近者有《金融时报》,今年1月1日,人民日报数字报也开始订阅收费。但大面积推行数字报纸收费,将数字报成为主营收入,让用户心甘情愿为数字报付费,似乎还不现实。数字报收费究竟难

尽管数字报纸收费从网络兴起之初至今一直存在,最早者有《华尔街日报》,最近者有《金融时报》,今年1月1日,人民日报数字报也开始订阅收费。但大面积推行数字报纸收费,将数字报成为主营收入,让用户心甘情愿为数字报付费,似乎还不现实。数字报收费究竟难在何处呢?

经营者与用户心态复杂

对数字报纸收费叫嚷最早、最多的是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但新闻集团一直是“干打雷没下雨”,收费行动一推再推。2010年1月,国内两家报纸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和人民日报宣布实行订阅收费,但前者并没有对旗下的所有报纸收费,且收费阅读的《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只是当天报纸收费,往期内容依然能检索、查看到。后者虽然在业内引起一定反响,但网民对此反应平平,影响甚微,到目前为止表示跟从者甚少。

经营者在收费订阅上的诸多审慎和犹豫,反映出他们对数字报纸收费模式的怀疑,对由此而产生的各种风险的不确定。数字报纸收费至少存在三种风险:其一,收费是基于发行量下降发行收入减少以及传统广告收入的下滑所导致的经济困境所做出的决策,试图从数字报纸收费上弥补亏损。但如果订阅量很少,能否弥补亏损,真正扭转报纸的困境呢?其二,一旦收费,数字报纸阅读率下降、网页流量降低会危及到现有的网络广告收入,是否会得不偿失?其三,收费势必会影响到报纸的阅读率、传阅率,进而影响到报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可能就此减弱,那又将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站在用户角度,对于传统行业以内容创作为运营核心的生产者向用户收取收听、收看费理所应当。报纸、图书、杂志、电影、各种演出等,都需要等价值的货币支付才能获取最终的视听享受。但将同样的内容位移至互联网或手机等新兴媒体,收取大大低于原价值的费用,则质疑和“声讨”四起。尽管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提供了更快速的内容资讯、更便捷的阅读方式、更海量的信息,但用户观望或干脆拒绝,少量付费用户则出于各种因素被迫支付。

缘何新媒体拥有诸多优势反而用户不愿支付费用呢?有一种说法是习惯使然,新媒体一开始就以“免费午餐”作为吸引用户的敲门砖,导致用户形成了互联网一切皆应免费的心理暗示。而另一种说法是物非所值,也即是互联网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还有虚假内容,不值得为此付费。还有一种说法是,报纸、图书、杂志都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付出等价货币买的是有形实物,阅读后可以保存,网上的内容都是数字化、虚拟化的,没有实物产品的形态,生产者似乎没有成本支出,因而不该付费阅读。

网络多种支付影响内容收费

经营者和用户双方复杂的心态是问题的一方面,但终究都是外因。探究数字报纸内容收费难的问题,需要深入剖析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运营规律,以及产业价值链上用户的支付模式和运营者的经营模式。

对于一般的工业品或日用消费品,产品购买与产品使用是一次性支付的关系,购买了产品就可以实现对产品的直接使用,从产品本身看,其“内容”和“形式”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但是,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产品相对比较复杂,有些产品与一般产品相同,比如报纸、图书、杂志等,都是一次性支付,在购买印刷品实物载体的同时也同时买回了产品的核心价值——内容;有些产品则与一般产品有着显著不同,需要二次支付,因为其最终产品的体现分属产业链的两个环节。比如收看电视节目。用户首先需要花费一笔资金购买电视机,这属于电视机生产环节,但如果仅仅购买电视机而不进行二次支付,即购买有线电视通道,电视机如同一堆废铁,没有任何效用,有线电视服务属于渠道环节。购买硬件是第一次支付,购买通道或内容是第二次支付,为了收看到通过有线网络传输过来的更多、更好的节目内容,用户就必须进行二次支付,甚至三次支付(比如向一些付费频道支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