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需要战略布局
“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中国是个文化资源大国,但是却不会说我们是文化强国。” 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中央文资办)、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学术研讨会上说,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战略,否则,这个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构想,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大目标,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于日前举行了“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知名文化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策略与路径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打好文化大发展的“地基”
“现在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书生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但供给却远远跟不上。其中,既存在着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结构不平衡,反过来又加剧了总量不足的矛盾,要想解决总量的问题,必须得扩大生产能力,要扩大生产能力就必须得增加投资。“所以说,我们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起草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共同的认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定和大投入是相匹配的,包括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包括产业当中各种投资者的投入,或者叫投资。”
高书生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打基础的时期。文化要想跨越式发展,就跟我们建高楼一样,地基一定要打好。这个地基在哪儿呢?分析起来就是一个布局的问题。布局当中既包括了事业和产业的布局,也包括城乡布局、区域布局、功能布局、企业主体的布局等方面,也包括市场布局,既要有商品市场,也要有要素市场。所以说在整个“十二五”文化规划当中,处处体现了我们如何去做好战略布局的问题。
“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怎么样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说,“从基层的实践当中我感到,文化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问题,也是当前仍然阻碍文化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主要就是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
不科学的文化发展方式,特别在基层各级政府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少数地方政府不顾文化发展规律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一些虚假繁荣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容回避,应该正视。另一方面,本来应该由政府主导的文化事业发展,由于长期欠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老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基本的保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没有错,但是忽视甚至是轻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这种倾向的实质,有的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祟,有的仍然是以抓经济建设的思维方式在抓文化建设,是唯GDP的思维方式在文化领域的反映。”于群说。
打好对外传播的“名片”
“‘文化软实力’这个词,我个人一直理解它有两层意义:对内是凝聚力,对外是影响力。而影响力主要是指它可传播的产品、数量和渠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尹鸿表示。
尹鸿分析,如今我们的渠道建设应该说做得非常好,但为什么影响力不足?核心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力量不够“软”,体现在对外文化上的也是硬实力。观察美国的对外政策,尽量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文化渗透和对外文化传播,消除政府这只手的有形性,通过第三方这只无形的手,把政府的东西软化了。(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