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三网融合视界 > 综述 >

林起劲:三网融合进程评价与趋势建议

来源:中广互联独家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1-24 08:37 
核心提示:生产力就是走数字化,走双向,生产关系我们是通过市场化的状态去推进。二生三,就是比较重要的双边治理结构,会从第三方治理向多极治理去演变。

由中国有线、中广传播、南方传媒、友好网联盟主办的,中广互联独家承办的广电行业趋势年会暨投融资论坛(CBIT2011)进入第二天。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聚合改变电视,互动引领未来”。中广互联研究总监的演讲主题是“三网融合进程评价与趋势建议”。

谢谢各位,我们今天是框架性的探讨,系列性的趋势会在年底正式发布。中广研究对整个“三网融合”的进程做一个简单的评估,我们主要有“三网融合”的重要观点和大家做个介绍,其次介绍中广研究的一个方法,我们自己原创的对大视频行业的原创方法论,最后有一点点小的建议。

我们从技术、业务、网络进行融合进程的评估。网络和技术来看,我们认为技术融合处于快速推进中,但统一标准缺乏,不利于壮大产业生态体系。电信运营商除了大力推进光网络铺设之外,其积极探索智能关岛、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并在个别领域进行试点运用。有线运营商积极尝试各种双向网技术,积极与IP技术融合,并借鉴电信、BOSS建设经验推进支撑体系建设。去年和今年年初,中广互联团队也和地方的运营商做了交流,甘肃的IP是基于比较类似于IPTV,广州珠江数码是借用了微软的理论,基本是IPTV的架构。有线运营商和IT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融合得很快。

很多电信设备商也进入广电领域,他们也积极推进广电运营商在网络、自身体系方面的建设,总的来说,我们认为电信和广电行业在规模、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技术统一性有很大的差异,这对未来的技术、进程会有很大的影响。

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兴起,还没有说规模有多大,我们认为这是终端融合的重要特征,它会进一步推进业务融合,总的来说,目前对终端的监管以及标准化方面的缺乏不利于整个产业组织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还不能形成有序的竞争,会影响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探讨,特别是终端标准化推进工作方面,终端厂商、运营商、监管机构缺乏一些沟通。广电总局也传闻说PEOS,运营商也在做相关的标准。

除了主流公司之外,还有专注于垂直领域的,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创新的尝试,电信运营商是基于自身规模优势,不断加快转型步伐,加快新的应用,比如互联网应用,广播应用,家电网关等等,广电相对业务比较单一,影响推广的成效。广电运营商有不错的业务案例,华数有生态体系,非常完整,这个领域都是非常完善的,包括百视通,它在电视方面已经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再到玩电视,做智能媒体的探索也都很深入。

从监管融合来看,我们总的来说,监管方面的融合还处于滞后、过渡性的状态,对于未来的格局部署会有很大的困难,从试点政策来看,IPTV两级播控监管难以落地,特别是中央统一监管的格局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很成型的体现。包括在不同终端,不同屏之间的版权体系也需要进行改进。国网挂牌、有线省网整合、制播分离、台网联动等重要举措都存在很大体制瓶颈,和体制约束,大大落后于市场竞合需求。对于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监管我们认为它更多的是处于过渡性的状态。

中广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门卫在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其他下,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更多的是进行零合博弈,而不能以用户需求及用户体验为目标在统筹兼顾、优势创新,做合作创新的推进。

国网公司成立方案的变化情况。即使不看国网公司,含地方有线网络的整合更多的是机构、形式上的整合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运营管理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以这种现实,我们认为,即使国网公司建立,国网公司组建在形式上可行,但短期内在实际管理运营绩效方面难以发挥作用,我们认为,基于各地广电有线公司,因为有各地显著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特征,全国性的利益一致性和行政统一性特征并不显著。国网公司认为更多在互联互通、技术一致性等方面推进有线网络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而不是多快实现形式上的机构整合。

业务融合相对最快,终端融合与业务融合次之,而监管融合进程是最滞后的环节,监管融合进程约束了最终市场的活力与发展速度,并对技术标准推进步伐形成反向约束;另一方面,终端融合和业务融合对技术监管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互联网公司虽然大都是纯粹的民营公司,受到的监管约束最多,但也是最关注用户体验和最具产品创新力的行业,主流互联网食品公司都积极向电信领域和广电领域进行渗透,电信应商经过多年转型探索之后发展步伐趋于稳定,主要依赖于显著的规模经济与强大的整体运营支撑系统参与市场竞争,但其国有企业的机制和基因约束了产品创新能力和用户服务能力方面有约束。

广电行业总的来说,格局还是很分散,很分裂的状态,资金和人力队伍都很薄弱,很多管理人员和基层的人员可能还没有理解“三网融合”政策真正的含义,总体上还处于系统性的困难之中,很难形成有效的运营体系。

中广互联认为大视频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大视频主要的是两块市场,一是围墙式互动TU服务市场,二是免费OTT  TV服务市场,这是目前两块最明显的。外围这块主要是市场的领先者,优酷、搜狐、奇艺、土豆、新浪处于相对领先的,酷六、PPS处于相对追赶者的状态。除了明显的市场之外,我们看到单线的广播式TV服务,比如直播卫星、地面数字、单向广播TV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还有针对垂直市场的服务。

不管在任何一个市场,大家都希望进入高端付费市场,互联网视频公司也在推出付费服务,,围墙式的互动TV也在扩展市场,提高用户体验和提高用户的ARPU值。外资也在中国纷纷落地,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包括索尼、时代华纳都有相关的举措。这两年在手机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电视发展非常快,尤其是互联网电视彩电终端厂商希望进入OTT服务,就是希望打破相关的监管瓶颈。有的公司希望进入围墙式互动市场,也就是长期高端市场进行运营。

“三网融合”产业重构进程加快,主要是产业链垂直整合、跨行业整合、地域性资源整合都在加快。资本已经凸显他们在资源整合中的力量,包括各种资本,国有资本以及民间资本,以及各种产业资金,已经在其中彰显它的重要力量,在另外一个会场有华丰达基金,他们关注的是电广传媒之下关注有线网络的基金,他们是基于产业链基金投资的,是专注于有线行业投资的。我们认为产业资本对产业生态圈的建设有长期的推进作用,产业资本对于产业生态圈建设有长期的推进作用,而财务资本专注于中短期收益,甚至可能扰乱产业重构的步伐。

我们对整个融合进程做一个简单的预测。我们认为2013年处于量变阶段,融合体现在技术融合和终端层面的融合,2013—2015年是融合快速变化期,在这个阶段,一些网络技术、终端的融合成果会很快得到体现,并体现在业务融合,包括吸引很多资本力量的深度参与。我们认为2015年以后是融合的巨变期,包括有些领域会形成监管融合的格局。

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我们对资本的关键议题和当前的状态,政策导向、金融环境、需求领域做了一些简单的归纳。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广电行业面临着艰巨的战略转型任务,从技术、业务、结构处于艰巨转型的状态,它破除了行业边界而导致魂断,在某些时候导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

我们也针对这种情况做了研究。以下介绍中广研究对“三网融合”方法论的建设,我们这个方法论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在古典经济学非常关注专业化分工和治理结构的影响,交易经济学、产业治理理论方面的一些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产业协作和产业交易频次、范围的扩大,交易结构呈现从单边治理到双边治理到第三方治理的结构,我们把相关的理论应用在有线行业,我们认为,随着分工专业化水平和规模经济水平的提升,从模拟时代到数字化时代和“三网融合”深层次发展阶段,广电行业组织从单边治理结构向双边治理结构的引进,目前已经到了第三方治理结构的形态,在相关演进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技术可操作性、可行性到技术一致性的转变。

未来随着“三网融合”更加深入的发展,我们认为,产业生态体系会要求在分工上呈现跨领域、跨网、跨屏的特征,并衍生长期稳定、开放的,有序性的分工交易,这就要求你价值一致性为目标,我们称之为多中心的多极治理结构的转变。

模拟时代有更多的台网一体,制播一体,我们认为是属于单边制的结构,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可能会逐渐出便双边治理,运营商和相关厂商在市场角度上,不是在企业内部,不是通过垂直一体化去做相关的协作,而是在市场上大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分工,并且进行相关的交易,刚开始数字化,包括网络整合还没开始的时候,很多设备商是做区域绑定的,在区域绑定的格局之下,还有一体化特征,总的来说还是有分工和专业化分工的。随着一省一网的进程,区域绑定越来越削弱,交易可重复性,交易协作范围逐渐扩大,而随着“三网融合”更进一步提升,这种区域绑定就不再存在,更多的是跨域跨网跨屏这种长期稳定、有序开放的交易。

在双边治理刚开始阶段,行业协会会在其中发挥一些作用,会做一些技术论证,我们认为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可行性论证,随着一省一网、网络整合的进一步推进,对技术的一致性会提出更多的要求,这时候技术标准组织会在其中发挥作用,随着进一步加权,很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会形成联盟,就是技术关联性,将来技术关联性会向技术价值做专业化分工,这时候资本平台会参与其中,进行产权的绑定,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多极治理的结构。

对有序性概念做一些解释。我们认为有序性是在相对开放的基础说,以长期的平台詈夷为导向,以非个体的规模或个别优势为导向,不是我在某个领域有很强的优势就一定要主导整个产业链,一定要完全按照我说做的定制的东西,为了强调有序性,肯定有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相关的产业链工作会有相关的机制做整合。

我们看到一些有意思的行业案例,比如136工程,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做内容基地,我们认为更多的是双边治理,还不能形成多极治理的结构,是以运营商为中心的,有序性是不够的,不是以整个产业链的利益作相关的打造。美国在做TV  Everywhere,还有一种内容银行的概念,其实是有序性的产业链回归。

我们也看了国外国内很多的案例,做有序性的参考。为了说明有序性,我也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这是一个缝纫机的系统,缝纫机其实是把一个费时费力的任务变成非常简单,很高效的工作,真是因为锋刃机的工作,使得地球上很多人可以买到廉价、便宜、做工非常好的衣服,不是以前纯粹靠人工,细致性是不够的,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我认为这个图可以很好地阐释有序性的概念,合理分工,创新突破,精确衔接,半开放承接,循环运转,有机系统。这是线的传递方式,这是针刺下来勾住线条,由这个针抓住线条,缝纫机发明过程中有十几模型,这个针眼是在头部而不是尾部,各个衔接环境必须精确,循环系统是半开放的格局,整个是个循环的,有机运行的系统。我认为缝纫机和线圈缝合系统是能说明有序兴安里的一个东西。

中广研究一些非组织的思路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有了一用户的需求,之后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配合它,生产力就是走数字化,走双向,生产关系我们是通过市场化的状态去推进。二生三,就是比较重要的双边治理结构,会从第三方治理向多极治理去演变。

生产力体现在各个组织结构形态,它的格局我们认为会以这三种形态去体现。最重要的是,我们既然说道生一,那么道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多专家也基本回答到。我们个人认为文化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文化就是这个道,在座有线网络和广电行业最终是要推进相关的文化繁荣,去满足人类的文化需求。电信应商讲数字鸿沟、两化融合、信息泛在化,广电行业说看电视、用电视、玩电视,电视无处不在,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讲文化繁荣,文化泛在化。这是罗总对文化的分类,多元的文化,先进的文化,主流文化、个性文化。刚才我们说到了,我们是以数字化形态做相关的建设,做相关的产业链结构整合,信息经济的基本法则我个人认为很赞同的一点,工信部副总工程师严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信息经济的基本法则是普及替代稀缺,共享替代独占,社会人代替经济人。经济人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承担相关的责任或者相关的文化责任,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中广研究对一些文化的概念做了一些澄清。中广研究认为文化包括了文化产业的范畴,文化形态中有一些可产业化的东西,什么才算是可产业化的,我们认为可以重复组织,重复利用,很方便地做交易属于产业化的范畴,当然还有很多非产业东西,包括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关的工作就是非产业化的东西。如果我们把非产业化的东西变成商业化的东西就有可能会产生失败的案例。

文化住址属性和管理是可以分离的,一个文化机构可能是为公益服务的,但它的管理并不一定必须是在国有企业或者国家组织形态去从事,必须以行政的方式去做,就是说组织属性是民间机构还是公益机构,它的管理高效,管理的形式是相对可以分离的。管理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形态组织机构,管理的绩效有共同的原则,彼得·德鲁克认为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三种主要组织形态,特别是随着社会形态的更加复杂,非营利组织再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高效的运作,非营利组织同样要接受各种严格的会计审查,要具备一定的信息透明度,包括成立类似的董事会、独立董事等管理制度。即使非营利组织,它的管理高效性也非常重要。我们在国家产业文化竞争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把握治理结构,把文化治理结构建立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文化的创新和文化的振兴。

这是关于量子力学的案例,这叫“薛定谔之猫”,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悖论,这个猫是放在密闭的容器或房间里,里边有食物,食物里有毒药,食物上放一个锤子,如果锤子落下来这个容器就会打开,把猫毒死。这里是一个开关,放射性的原子控制,它的半衰败周期是一天,一天以内这个猫就会发生衰变,原子就会衰变下来,锤子掉下来把瓶子打破,猫就会死掉。猫不知道是什么时点发生,如果用物理学的方程式,数学的角度描述猫的状态,它属于一种生和死完全叠加的状态,如果按常规的经验,活着或者死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如果用物理学解释猫的状态是活与死的叠加状态,也可以称之为半死不活的状态,怎么证明猫是死还是活?可以采用一个方案,下决心走过去,把房间的门打开,才能确定猫是死的还是活的。我们的意思是说,对广电行业来说,不管用多么复杂的语言描述所处的状态,都难以说清楚它未来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是向上还是向下,是稳定的,还是聚变的,会通过什么机构向什么方向发展,需要通过一个相应的结果才能验证未来是怎样的。这是我们中广对未来广电行业所提供的建议。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