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官员称三网融合或已夭折 利益各方内斗不止(3)
广电系统真正的挑战在于内部整合。一直以来,广电总局缺乏对地方广电行之有效的统一化管理,这与电信运营商有着根本的区别,即四级办体制与全程全网的区别。广电对播控平台的强烈控制,反而激化了中央与地方,地区与地区之间、台网之间的矛盾。
目前各省网虽然挂牌整合了,实质上却问题重重。广电家底不厚,融资渠道有限,现在各省网都积极运作借壳上市融资,比如广东省网借壳天威视讯上市,江苏有线、杭州华数等也在行动,未来的国家级有线网公司又将如何整合和评估这些分散在各地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呢?
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估算,未来几年是广电系建设投资的高峰期,其中网络双向改造、机顶盒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的投资需求约为2490亿元;而下一代广电网(NGB)的投资需求为3000亿元。三网融合等建设前期投入面临的资金缺口可想而知。
有分析人士认为,三网融合最大变数在于广电,在于台网离合格局可能产生的分化。殷建勇对此指出,大乱之下必须大治,台网必须分离,“网早晚归国资委,实现电信开放、媒体管制”。
无解方程式
韦乐平完全不看好现有体制下的三网融合和竞争。他认为,现在广电是低价包月式的国家公共资源模式;互联网是低质低价模式;电信则是高质的、按时长和流量收费的模式。让这三个不同商业模式融合,以及让有公益性质的广电业和市场化的电信业竞争,本身就是无解的方程式。“竞争是在相同体制之下的竞争,让企业与事业单位竞争,是没有结果的。”韦乐平说。
2010年下半年,全国12个试点地区纷纷提交了各自的试点实施方案,不过至今未被国务院批复,原定今年初推广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也迟迟难以出炉。
但在各地努力下,目前除了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参见本刊2010年第8期“广电的救赎”)等已有模式,被确定为试点地区的城市又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模式,形成了武汉模式、云南模式、湖南模式等多种不同融合方式,但均未能突破上述体制的局限。
其中较受瞩目的是“武汉模式”。2010年6月30日,武汉进入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2010年12月16日,武汉广电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组建的武汉市三网融合合资公司宣告成立。武汉的方法是“电信广电五五合资、双方轮流坐庄”,即电信、广电各占50%的股份,定期轮流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武汉广电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新组建合资公司的第一阶段注册资本为600万元左右,将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双方再另行增资。
但据财新媒体记者了解,武汉合资公司目前并未投入运营,这一所谓的合资公司仍由广电主导,电信渐失兴趣,双方目前注入的业务和资产都为非核心资产。值得注意的是,负责牵头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武汉市信息产业局也已悄然换帅,由武汉市广播影视局(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原副局长、副台长黄长清担任。黄长清履职后,武汉市信产局成立了合资公司筹划工作小组,由黄长清亲自担任组长。
上海、宁夏和辽宁与武汉类似。过去的上海模式并未合资,仅在业务上合作,收入分成。2010年12月,上海东方传媒公司与中国电信决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推广三网融合后上海的IPTV业务。
此外,包括甘肃、江苏、江西、云南、四川等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基本停留在战略合作层面。其中,上海南汇广电和上海联通也进行了战略合作,进行双向网络改造建设和双向业务运营。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以及各地广电与电信的力量对比不一,不可能有哪一种模式能得到广泛认可。这些模式如无平衡且有效的利益驱动,没有对等的竞争或融合机制,最终也只是一场“政治秀”而已。
(责任编辑:融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