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转战专车 烧钱大战或再起
炙手可热的打车软件,正在经历着“冰火两重天”般的骤然变化。今年8月起,滴滴、快的均停止了司机端的2元现金补贴,乘客端的补贴也变为返红包,意味着双方烧钱大战彻底熄火。打车软件的使用率大幅下滑,司机的抢单热情大降,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也明显减少。
不过,为开拓新市场,滴滴和快的打车软件近日又出新招,相继推出了“专车预约”服务,用优惠补贴吸引乘客。
对此,有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担忧,专车价位较高,目前都是在用“优惠券”砸钱圈地,在培育市场拉拢用户的阶段,各家软件厂商一定会继续烧钱抢市场,估计烧钱大战难免。
补贴停止用户剧降
从去年12月,打车软件横空出世,一直处于烧钱抢客源的尴尬境地,真金白银的投入,也让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人数出现“井喷”。今年2月起,打车软件烧钱抢客力度愈演愈烈。
2月17日,滴滴打车加大补贴力度,乘客端从5元涨到10元,每天3次。对于的哥来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驾驶员用微信支付方式收车费,每单奖10元,每天10单,其他城市的司机每天前5单每单奖5元,后5单每单奖10元。
所有城市的驾驶员使用微信支付首单立奖50元。而对手快的打车立即出台最新的反击政策,乘客的奖励从2月18日开始调整成11元,每天2单。
据了解,针对驾驶员方面,在有滴滴打车竞争的城市,用快的打车的驾驶员,每单奖5元,每天最多10单。如果驾驶员每天收满8单,当天早晚高峰期的奖励翻番,为每单奖10元。
如此针锋相对的架势,让司机李师傅对当时的烧钱大战记忆犹新。“打车软件一出现,我就放弃扫街,在出租车上装了好几个智能手机,安装不同的打车软件,就是为了抢单。”
按照李师傅对理财周报记者推算,他靠滴滴打车软件补贴那会,一个月多赚1千元不是问题。
不过,在内部资金压力和外部的政策限制下,疯狂的优惠并没有持续太久。今年4月起,滴滴和快的等打车软件渐渐开始降低补贴金额,到了5月份,两大打车软件停止乘客现金补贴。据了解,滴滴打车已补贴了14亿元,快的打车补贴超过10亿元。
事实上,据一项门户网站调查显示,两大打车软件停止现金补贴后,有52%的网友表示没有补贴后不会再用打车APP,仅有28.5%的网友表示还会继续使用。
“其实本来打车也不多,就是冲着给补贴才用的。”司机张师傅坦言,他对打车软件现在推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
事实上,用户使用率下降也得到了打车软件的官方证实。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滴滴打车CEO程维坦言,停止补贴之后滴滴打车订单量确实有所下降,日均订单已从峰值530万单,回落到目前的300万单,下滑近四成。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并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但通过疯狂烧钱补贴司机和乘客的方式让打车类App的用户黏性得以提升。
据易观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4.4%和44.9%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互联网专家李嘉鹏认为,在逐渐具备了打车入口资质的前提下,打车类软件可以从更具影响力的相关平台来渗透自有业务。比如用户在陌生城市对于打车的需求会更为强烈,所以打车APP在旅游、航空、高铁、公共交通等平台上做服务内嵌预计会收到更好的用户转化率。(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