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式补贴让新能源发展难以为继
备受市场关注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终于水落石出,中国政府网昨日发布消息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已经在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要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
从即将出台的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写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看出,国家有关方面将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政策将是要着力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这也意味着,改变以往粗放式的财政补贴方式,加强技术及科技支撑,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格局。
从前几年的生物质发电短短五年内从辉煌走向全行业亏损,到如今的百家新能源企业和政府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都从中折射出,仅依靠政府反哺,而没有技术支撑,新能源发展难以为继。新兴产业获得政府补贴本无可厚非,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些上市企业试图掩盖实际亏损,从而继续套取国家补贴,形成“循环效应”,很显然,这样的做法早已经背离了当初政府发展新能源的初衷。
事实上,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是由于前期补贴和后续监管所形成的“两张皮”。根据资料显示,在目前的财政补贴体系上,财政部负责出钱,发改委负责立项,科技部负责技术攻关,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后,不管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都没有专门的部门对这些补贴资金和补贴项目进行后续的跟踪、监控和评估,对于财政投入的效率也无法评估。
如何规避这样的现状,我认为除了依靠财政政策调整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种长效的监管模式。此外,关于资金的补贴金额和后续监管,都要做好预算,避免大规模的资金被用于他途。
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那些套取国家补贴的能源企业大多数为有政府背景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如报道中所谈到的,“这些企业在套取补贴的的同时,也挤占了业内中小企的生存空间。中小企没有空间发展,而享受着补贴的大企业维持着产业的“虚假繁荣”却无益于产业发展还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因此,想要完全意义上发展新型能源企业,只有设法扶持那些想要发展的中小型企业才能够让新能源持续稳健地发展。
因此,在对今后资金补助做好管理的同时,也应该着重对一些想要发展的中小企业资金哪怕是政策上的扶持。例如,完善市场的准入标准门槛,银行信贷也应向其倾斜,鼓励中小企业发集合债,用以避免小型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而造成的发展“瓶颈”。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能源领域非公“新36条”实施细则正在加紧编制,今年6月底前有望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这其中,虽然《实施细则》表明,要支持民间投资全面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建立公开透明的项目开发权获得机制,但是我们仍应该注意,细则出台后,如果不加以执行。这将是一纸空文。
目前,我国民资进入新能源已超8000亿,但对于一个重点发展的产业来讲,这样的资金比例仍显得很薄弱,如何引导支持这些企业的良性发展,直接关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的进程。所以说,只有通过技术、资金、政策等手段引导这些中小企业尽快步入正轨,让才能让我国新能源能够更全面地得到有效发展。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