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煤化工遇三路屏障
“我国煤化工项目依然过热。”8月26日,在首届中国洁净煤利用与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上,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陈香生表示,“按照在建和正在规划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能力,到2020年,将消耗原煤近6.28亿吨,排放二氧化碳7.38亿吨。”
“这将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陈香生说。
在建拟建项目碳排将超7亿吨
陈香生建议,没有能力配套落实CCS项目的煤化工工程不要批准。
“现代煤化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传统煤化工排放量大,”陈香生说:“生产1吨甲醇排放二氧化碳约2.3—2.5吨,生产1吨二甲醚排放二氧化碳3—4吨,生产1吨烯烃排放5—6吨,而生产1吨煤制油要达到5—7吨。”。
据他介绍,我国目前规划和在建的煤化工项目中,煤直接液化项目产能达到2000万吨,间接液化产能30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6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2000万吨,煤制甲醇(不含煤化工)500万吨,煤制二甲醚400万吨,煤制乙二醇(乙烯路线)40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在建和正在规划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能力,如果按照不采取CCS的基准方案预测,将消耗原煤近6.28亿吨,排二氧化碳7.38亿吨。”陈香生说。
中科院院士费维扬在论坛上表示,目前南非沙索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企业,年消耗原煤5000万吨以上,年产合成油500万吨,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3000万吨,“环境代价巨大”。
因此,陈香生呼吁,应对CCS及早规划并将其纳入煤化工业务范围。
“目前有的企业(包括国外投资商)立项煤化工,主要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和圈占煤炭资源,地方官员则主要看重当前的投资效益和GDP业绩,规划和论证中对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很难落实。”陈香生指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十分严重,“现在已经着手的煤制烯烃多达10套,而各地在建和规划的总数不下20套。”
“该泼凉水了!”陈香生说。
总量控制下煤化工“有限”
“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以形成能源消费总量倒逼机制,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这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报的国家发改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报告中提到的。
据中国工程院预估,2020年我国科学能源供给能力是40—42亿吨标煤,但总能耗控制在40亿吨标煤左右将十分困难。
按照2020年火电装机增加3亿千瓦计算,需用标煤约18亿吨,其它行业只比2009年水平增加15%需要标煤13亿吨,合计31亿吨;原油消耗5.5亿吨,天然气消耗3000亿立方米,合计折合11亿吨标煤。化石燃料总需求将达42亿吨标准煤。
不考虑在建及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原煤产量需达43亿吨。“如果6.28亿吨的煤化工用煤量全部实现,全国原煤产量需要达到不可思议的50亿吨。”陈香生说:“远远超出我国煤炭科学产能。”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适宜我国2030年—2050年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产能规模不宜超过38亿吨,与50亿吨相去甚远。
“生产2000万吨油品将消耗1.1亿吨煤炭资源;生产1000万吨烯烃将消耗煤炭0.7亿吨;生产400亿立方米的合成天然气将消耗煤炭1.7亿吨。”陈香生掰掰手指,“仅以上三项就将消耗煤炭约3.5亿吨。”
如果加上其他煤化工行业的用煤量,需求接近5亿吨,将占中国煤炭(原煤)科学产能38亿吨的13%。这就意味着,发电和其他行业的用煤量必须控制在33亿吨,即24亿吨标煤之内。如要实现6.28亿吨的煤化工用煤量,电煤份额甚至还要削减。
“否则,绝对难以维持这么高的煤化工煤炭需求份额。”陈香生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