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核电存废分歧渐明朗:欧洲弃核 发展中国家挺核(2)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4 10:51 
核心提示:挺核派 发展中国家 核能不是最烂的土豆 不过,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依然在坚定地走向快速发展核电道路。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目前全球有65个核电站正在建设中。 阿联酋已与韩国签署一份高达200亿美元的合同,

挺核派 发展中国家 核能不是“最烂的土豆”

不过,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依然在坚定地走向快速发展核电道路。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目前全球有65个核电站正在建设中。

阿联酋已与韩国签署一份高达200亿美元的合同,在该国建设4座核电站。沙特也随其后,在上月宣布将建设16座核反应堆。今年5月,土耳其也宣布将新建两座新的核电站。

而印度政府在福岛发生核事故后也继续表示,仍然计划在2050年前,让全国50%电力都来自核电。

印度原子能监管委员会前主席戈宝拉瑞斯曼对记者表示,印度每年人均耗电量只有550千瓦时,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在印度,电力严重缺乏,很多居民自备小型发电机,以备应急之用,要达到合理的居住条件,我们至少要将电力发电提高到3000千瓦时才行。”

中国也是核电发展的支持派。“世界并没有放弃核电,(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是用一种更负责任的态度来看待核电的安全和质量。”中国核工业集团办公厅副主任米森说,相比火电,核能十分清洁。

“就像一个篮子里的土豆,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烂,但你必须挑一个出来时,就会挑相对不那么烂的一个,核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是我们能够做出的较好的选择之一。”

米森表示,中国2010年发电量首次超过美国,但要达到美国GDP规模,这个发电量还需乘2.5。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火电和核电都是稳定能源,而风电、水电和生物发电都不稳定。火电虽稳定,却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核电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少的。此外,与火电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大大超过核电事故。

至于经济问题,米森表示,虽然核电站建设成本很高,但运营成本却很低,以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为例,十年就收回了成本,30年中创造的全是利润。

不过,在一些能源专家看来,虽然多国仍然在朝着“核电复兴”的方向发展,但核电发展的计划和最终落实的现实之间仍然会有差距。《能源政策》去年一份研究显示,有52个国家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请求,希望帮助发展核电,但最终只有10个国家符合了建设核能的标准。

“核能复兴依然还在,但因为福岛事故,其速度减慢了,”克里斯托弗说,“另一方面,要知道,从过去到今天,核工业产业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是全球各地所有核电工业的人的职业病。”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0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

正在运行的机组中,美国104个、法国58个、日本50个、俄罗斯32个、韩国21个、印度20个、英国19个、加拿大18个、德国17个、乌克兰15个、中国14个。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运行核电站将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约300座。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