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吸取福岛教训 中国核电要更加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科技财富》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8 14:15 
核心提示: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核电产业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核电产业发展迅速,这是因为能源发展的水平是代表着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之一,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增长是有着相关性。

王乃彦,1935年11月21日生于福建福州。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部研究生部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1965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1966-1980在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1986-1987日本名古屋大学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访问学者。参加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得第一批中子核数据。对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结构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参加和领导了核武器试验中近区物理测试的许多课题,为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在我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室,并在相对论性强流电子束和物质相互作用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核电产业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核电产业发展迅速,这是因为能源发展的水平是代表着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之一,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增长是有着相关性。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DP达一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前,人均能源消耗量增长较快,其相应值应达到每年4吨标煤,达到以后增长变缓。美国在1960年人均GDP到达1万美元时,人均年消耗能源量为8吨标煤;日本在1980年到达1万美元时,为4.25吨标煤;韩国在1997年到达时为4.07吨标煤。2010年我国人均GDP产值约为4625美元,人均消耗标煤约2.7吨。我国当前正处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做到国强民富,我国的能源建设需要有相应的增长。2010年底,我国能源总消耗为32亿吨标煤,为了适应世界上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我们到“十二五”规划末,即2015年末能源的消耗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即相当于用年增长4.24%的能源消耗增长率去支持7%的GDP年增长率,这是我国政府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政府所表现出来的负责任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和勇于承担责任,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种表率的态度。应该承认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广大的老百姓也应该享受更多的能源消耗,而那些是西方国家的老百姓早就享受过的。来论述这些无非是要说明发展能源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必需的,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地发展核电,按照原来的想法要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加上现在已建成的108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和现在正在施工的287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这样才有可能在2020年时使我国核电的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到8000万千瓦,届时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4%左右,比现在全球的核电发电量占全球的发电量的16%还相差甚远,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所占的比例都在20%以上,因此根据这种考虑,“十二五”规划中以积极的态度设想了核电的发展规模和进度。

必须承认虽然我国核电比例在总电力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但是建设的速度在全世界上看是非常快的。目前在我国同时在建造的核电机组就有26台,如果按照原定计划,在建设速度的最高峰时可能会有40台核电机组同时在建设,和美国在核电建设最高峰时的速度相当,以这么高的速度发展,自然我们应该对核电建设中安全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不能发生只追求速度而忽视安全和质量的问题,在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地发展核电,也就是说没有安全,发展核电就没有了基础,党和国家发展核电方针是以安全为前提、为最高准则。这种思想是始终如一、坚持不渝的。(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