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广东光伏业在“十二五”期间强势崛起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作者: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10 17:40 
核心提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日渐凸显。核电产业在经历新能源考核淘沙期,再次“落水”的尴尬局面历史重现,核危机的切肤之痛,再次鞭策安全可再生能源普及使用的步伐。目前,作为新能源新生力量的全球光伏产业正在迅速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日渐凸显。核电产业在经历新能源考核淘沙期,再次“落水”的尴尬局面历史重现,核危机的切肤之痛,再次鞭策安全可再生能源普及使用的步伐。目前,作为新能源新生力量的全球光伏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全球掀起光伏产业浪潮

初步预计,21世纪末期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供应的60%,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光伏产业产量第一大国,牵动着全球光伏产业经脉。据了解,在全球光伏产业的大跃进时期,中国2010年产销量已占全球的40%以上,到2014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产能将占到全球的80%。中国光伏产业并逐步呈现资源优化、强强战略合作、规模化生产的趋势,成长速度已经超过核能、风能,市场潜力前所未有。各国政府政策的倾斜;全民意识苏醒;层层迭起的光伏产业浪潮......种种迹象表明:以新能源产业为主题的光伏时代已经来临!

千亿产业园落户广东

集交通便捷、经贸发达于一身的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却未能成为引领光伏产业发展的先锋,势为后来者,不甘其后奋起直追的粤人精神秉承对外窗口的职能顺势而起。加之政府“十二五期间将每年拿出20亿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势推动,广东省有“两年内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十年内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光伏产业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品牌集聚中心”的势气。一时间,本身具有强劲经济实力的广东光伏业厚积薄发。2011年初,就有数个重磅消息在光伏界炸开:薄膜太阳能电池千亿产值光伏产业园3月东莞启动;千亿光伏项目落户广州增城;三水筹建大型20MWP光伏并网电站,打造全省首条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可见一斑。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南大门,背倚大陆,是中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之一,承世界光伏产业风暴,应十二五规划号召,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全力以赴发展光伏,整个产业呈现出百花竞艳的局面。

各级产业链厂家争相投产

近日,有消息称,由于一些光伏经济发展快的省份,市场存在集群效应淡薄、本地企业快速全国化、外来投资平淡、整体规划欠缺等因素,企业的扩张与地方光伏产业集聚未能达到平衡,为寻找企业发展中最佳平衡点,一部分光伏企业将会考虑迁居异地。此前就有多位光伏界人士向笔者表示,在全国各地光伏产业遍地开花的当季,一些省份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逐渐成熟,特别是以广东为首的沿海经济地带,无论是经济政策和产业集群都将成为光伏企业落户的首选。行业专家组预测,2011年,落户广东的光伏各级产业链企业有望突破400家,大型项目50多个......光伏企业纷纷致取华南光伏企业发展制高点,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光伏市场的局面正在被逐渐打开。

超强的潜在光伏产品消化力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处处长杨学曾介绍,广东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光伏产业予以支持:一是瞄准出口市场,为企业争取国家出口信贷支持;二是努力营造光伏应用市场;三是通过组织产业联盟、标准工作委员会等举措为企业做好服务。可见,广东省光伏业发展注重内外市场双管齐下,不仅保证国际市场的通畅,同时积极提高本市场产品消化力,以确保省内光伏产品畅通无阻。

不仅如此,2011年初,又一喜讯令所有准备转迁广东的光伏企业人振奋不已:十二五规划提出“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降价路线为2020年每千瓦时低于0.5元人民币”。这一消息给光伏企业人又吃了颗定心丸。

大多光伏企业人原本看准的只是广东省优越的出口环境、产业潜在集聚效应,但是其超强的未来光伏消化力确可谓是意外惊喜。恰巧填补了由于欧洲市场光伏补贴下降,部分产品转移市场的空缺。(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