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世界自然基金会:2050年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述昆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4 22:15 
核心提示:世界自然基金会(W W F)24日在北京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到2050年,清洁和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完全满足全球能源的需求。 报告指出,目前倚重化石燃料的能源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若继续这种模式将进一步增加能源的稀缺性,同时需要从环境与政治因素更加

世界自然基金会(W W F)24日在北京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到2050年,清洁和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完全满足全球能源的需求。

报告指出,目前倚重化石燃料的能源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若继续这种模式将进一步增加能源的稀缺性,同时需要从环境与政治因素更加复杂多变的地区获取能源,最终将导致能源价格成本更加高昂并且波动幅度更大。报告说,可以预见,能源安全将继续面临能源供应中断、事故和纠纷所带来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源自化石燃料的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是迄今为止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

报告表示,目前全球超过80%的能源来自化石燃料。到2050年,化石燃料、核能和传统的生物能源将几乎被完全淘汰。

W W F全球总干事詹姆士·利普指出:“如果继续依赖化石燃料,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价格、能源安全及气候变化的问题。这份研究报告提供了一个更有前景并切实可行的能源替代方案。40年内,全球的繁荣发展将可以完全依靠清洁和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届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报告显示,尽管未来几十年全球人口总量将上升,工业扩张、航空及旅游业将带来能耗的增加,但由于能效提高,2050年全球总体能源需求仍将比2005年降低15%。届时,全球能源需求的95%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可满足电力、运输、工业及家庭的能源需求。同时,由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增加和总能耗的降低,能源供应所产生的CO 2排放量将有可能较1990年降低80%以上。

为实现这个目标,报告提出,未来将重点提高建筑业、交通及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传输控制,以满足仍在增加的能源需求。

报告还提出,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燃料成本,到2050年,每年的能源使用成本与当前模式相比,可以节约近4万亿欧元。而在此之前,需要大幅增加资本投入来大规模安装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对电网进行现代化改造。

报告表示,在未来25年内,支出将从年均1万亿欧元增长为年均3.5万亿欧元。而这些投资将在2040年左右收回,此时,产生的节约将超过成本投入。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能源专家认为,此份报告的结论是“震撼”的,描绘了一个很好的蓝图,但同时也是“浪漫的”和“理想的”。他说,在节能减排上需要仰望蓝天脚踏实地,各国政府需要做出政治承诺,并加大投入,用科技解决问题。

事实上,一些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显示了对可再生能源前景的强大信心。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 D P)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到45%。“十一五”期间,中国单位G D P能耗下降19.06%,基本达到降低20%的目标。

这位专家说,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和建材,这个目标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压力。在工业化进程中,没有一个国家的耗能是下降的,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走在前列。

在2009年,中国增加了37千瓦的可再生能源,从而使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26千瓦,相当于英国高峰耗电总容量的四倍,整个非洲耗电总容量的两倍。据悉,国家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已经提交国务院,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

W W F(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侯艳丽表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显示了很好的势头,WW F希望在即将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看到大家所期望的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因为这不仅将能够帮助中国改变目前由煤为主导的能源利用模式,也能够有效控制日益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

这份能源报告由WWF与能源顾问机构E cofys共同合作,历经两年完成。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