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新媒体现象”的发展优势和隐忧(3)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22 14:02 
核心提示:可以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强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甚至可以改变事件发展的走向。比如,2010年的3?15中披露的惠普笔记本电脑的质量和售后问题,就起源于网络轰轰烈烈的维权运动,普通民众的网络维权带来

可以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强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甚至可以改变事件发展的走向。比如,2010年的“3?15”中披露的惠普笔记本电脑的质量和售后问题,就起源于网络轰轰烈烈的维权运动,普通民众的网络维权带来了整个主流媒体的关注,从而使事情扩大化,惠普公司面对如此广泛的网络民意,不得不调整他们的营销策略。

新媒体强大的民意表达,其力量是巨大的。不仅在揭露黑暗、腐败等方面新媒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交互优势,而且在面临着天灾人祸时,新媒体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取暖也是令人感动的。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网民们在互联网上表达着哀思。哀悼日,所有的网站主页都是一片黑色,让人们感到民族的伤痛,从而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这种感觉是来自普通民众,而不是来自电视报纸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因此显得格外真切。

传播方式的革命。从传播的方式来讲,传统媒介是一种线性的传播,受到时空的限制。传统媒介在传播方式上各有其优劣,如报纸携带比较方便,易保存,对事件的评论深刻而全面,但是信息量相对较小,时效性要差些。电视给人强烈的现场感,但是转瞬即逝,收视上又受到时间的限制。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的传播模式,充分借助碎片化、偶发性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建构起内容信息随机触发式的‘网状——链式传播新系统”,新媒体完全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既能看书读报,又可以观看视频和高清图片,而且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既可以横向跨平台阅读,又可以纵向追踪了解事件报道,实现了受众与媒体的零距离接触。

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虽然当今的电视,在许多重大事件上使用了“现场直播”技术,使新闻从过去的“TNT”(Todays News Today)变为“NNN”(Now News Now),但是在许多普通新闻或者突发新闻的处理上,依然要通过一系列的采播发的程序才能与观众见面。而新媒体则会在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播出。如汶川地震后两分钟,网络上就出现了相关的新闻。比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时效性要强得多。

新媒体的隐忧

信息噪音。新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据新华网报道,目前全球博客已经突破7000万个,每天新增12万个。Twitter网站微博数量会在短短的两三个月突破100亿。在如此浩大的信息海洋中,更多的是毫无意义的无用信息。这些信息噪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把这些垃圾信息称之为“信息噪音”,是因为更多的时候,这些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去获得的,每当打开电脑或手机,铺天盖地的广告挂满了网页,我们观看博客的时间加长了,耗去了一个上午却发现一无所获。这些垃圾信息严重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它甚至干扰了我们的思维。每当一个人几乎大半的时间都泡在网上或手机网上时,他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新媒体的存在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