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开拓“非主流”电影掘金路
纵观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异于往年之处,新媒体活跃是其一大特点。6月18日,全球首个手机电影节亮相上海滩,成为备受瞩目的新生事物。
在当日举行的手机电影节的颁奖晚会上,短片《花儿哪儿去了》从978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影片奖;《从容离开》获评委会特别推荐奖。徐克担任评委会主席,颁奖嘉宾云集了张纪中、贾樟柯、岩井俊二、盖•皮尔斯、田中千绘等数十位著名电影导演、演员。
新媒体以强大的资本后盾为支持,虽然目前还是“非主流”,仍然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默多克看好手机电影
6月11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日,新媒体便成为头号关键词。新闻集团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鲁伯特•默多克现身电影节产业论坛,对新媒体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默多克说,他看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生产出来,手机电影节上的很多影片用的都是智能手机。
用手机拍电影,不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创。在柏林电影节上,韩国导演朴赞玉凭一部智能手机拍摄的短片《波澜万丈》技惊四座。中国新锐导演彭浩翔、陈正道等也纷纷涉足手机短片领域。
头发全白的默多克也偏爱新鲜电子产品。他从投资者的角度提到,全球5000多万人使用的平板电脑,为人们获取资讯提供新的途径,内容产品需要进军新媒体领域。“如果没有更好的电影、电视和节目制作来充实新媒体,这些昂贵的电子设备仅仅是我们的一个玩具。”
在随后举行的电影节论坛上,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被认为是电影的新“蓝海”,吸引电影人为其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内容。6月18日,某门户网站和手机品牌联合启动“7电影计划”,刘烨、吴秀波、黄磊、李光洁、黄渤、王学兵、张默7位男星签约,跨界加入新媒体电影导演行列。他们拍摄的短片将被串成一部长片,通过新媒体的渠道与观众见面。
屏幕更小 片长更短
所谓手机电影,是不是通过手机播放电影院的电影?答案:不完全是。
徐克解释,手机电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播放的短片,是微电影的一种。除了把大银幕影片搬到手机上看这一途径,更多的微电影为手机和互联网量身定做。
“手机和互联网都是全新的创意文化平台。”徐克说,在本届手机电影节评选过程中,他观看了五十多部优秀的短片作品,都是年轻导演的创作,也感受到了很多新鲜好玩的东西。
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新媒体业内有一个判断:屏幕越小,观众越多;片长越短,有效传播率越高。中国电影集团曾为此作过一项调查显示,3分钟是手机电影比较合理的时长。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网络带宽越来越广,手机电影的内容已从最初的3分钟发展到现在的7分钟甚至15分钟。
除了屏幕大小、片长的不同,手机电影题材也和传统电影有所不同。优酷网首席执行官古永锵表示,手机电影的受众通常在18岁至40岁之间,所以在拍摄题材和电影语言上,要以抓住网民喜好为第一目标,符合他们的口味。
手机电影视频将进入收费时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人不排斥通过手机看电影打发闲暇时光,但是,并不会因此放弃去电影院。导演王全安是“保守派”,正在上映的《功夫熊猫2》他已去影院看过两次。他喜欢走进电影院,因为在影院看电影有更好的观影体验,并且走入人群能和更多人交流。手机电影目前尚不足以和大银幕电影形成竞争。
以手机为播放终端,看电影要收费吗?这是普通观众关心的话题。对此,论坛上的新媒体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收费(包括用户内容收费和用户流量收费)势在必行。
对网络视频“中毒太深”,成为网络运营商向用户收费的令牌。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已经接近3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研,网络视频用户对热播影视剧的消费方式正在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有56.7%的网络视频用户对互联网的依赖超过电视。
手机电影计划通过手机网络平台,计算“移动无限票房”,电影人从中获得回报。来自搜狐视频的刘春提出“点击分账”的解决方案,比如点击这个视频,用户需付费1元钱,然后网站和内容提供商按照比例进行分账。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