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支付宝事件的法律分析:协议控制是否合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方建伟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1 21:16 
核心提示:这几天围绕支付宝控制权的议论沸腾。很多业界人士认为马云(微博)在支付宝事件中违背了契约精神与诚信原则。本文仅从法律层面对于协议控制及支付宝事件略作分析,而无意就商业道德做出评论。 协议控制是否合法 协议控制植根于中国的外商投资与行业监管体系。

这几天围绕支付宝控制权的议论沸腾。很多业界人士认为马云(微博)在支付宝事件中违背了契约精神与诚信原则。本文仅从法律层面对于协议控制及支付宝事件略作分析,而无意就商业道德做出评论。

“协议控制”是否合法

“协议控制”植根于中国的外商投资与行业监管体系。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对于很多行业的外资准入进行了严格限制或禁止。较为典型的是电信增值业务如互联网业务,外资是禁止投资的。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很多互联网公司往往需要离岸风险投资的支持。此外,海外上市也是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及投资人获得投资回报的主要途径。

基于上述原因,很多互联网公司在融资或上市时,为规避中国政府对于外资的限制或禁止,往往采用协议控制,即在境外设立一家离岸公司,境外离岸公司不直接收购境内经营实体,而是在境内投资设立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为国内经营实体企业提供垄断性咨询、管理等服务,国内经营实体企业将其所有净利润,以“服务费”的方式支付给外商独资企业;同时,该外商独资企业还应通过合同,取得对境内企业全部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抵押权和投票表决权、经营控制权。

协议控制的出发点是为了规避中国的法律法规,其合法性有一些争议。一方面,根据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精神,国内经营实体企业民事主体可以根据协议安排将其权益及经营控制权转移给第三方公司,再转移至离岸公司。由于中国尚未有法律明文限制协议控制,而且至今未有政府部门出面正式对协议控制结构是否合法、如何纳入监管做出回应,因此协议控制一直被互联网等行业广泛使用。

但另一方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主要指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它是指行为人一方或双方以表面合法的民事行为掩盖其他非法行为,借以逃避法律约束的制裁。由于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严重损害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该民事行为的合法性并不受国家法律认可。正是“协议控制”的合法性存在潜在问题,因此所有的协议控制的公司在海外上市时均有详尽的风险披露。

“协议控制”可否适用于支付宝

根据央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央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由于央行对于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相关规定尚未出台,且报经国务院批准的难度大、时间长,因此所有的支付机构均以境内机构身份申请。

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集团也将支付宝的股权分两次转让给纯中资的浙江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转让支付宝股份的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与受让方浙江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也签订了相互的协议控制安排,使得阿里巴巴集团得以继续控制支付宝。

然而,根据媒体的报道,央行在向支付宝颁发首批执照之前,曾经要求支付宝出具声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支付宝的唯一实际控制人,无境外投资人通过持股、协议或其他安排拥有本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这一要求无疑使得协议控制无法满足牌照要求。在与大股东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阿里巴巴集团为确保支付宝获得经营所必需的牌照,终止了相关协议安排。

虽然协议控制安排广泛适用于互联网等行业,但笔者以为,对于支付宝而言,协议控制并不是一条可行之路。首先,互联网等公司在采取协议控制的时候,并无需经过工信部等部门的审批。而支付宝要继续进行,必须得到央行的牌照审批。其次,由于金融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任何国家都对金融行业有着极为严格的监管。因此政府对于金融业采取高于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是合乎情理的。对于从事金融业务的支付机构,更应完全遵守法律法规,其业务等也应更加透明,以便于政府的监管。(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