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分析
电视新闻娱乐化产生的背景
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后工业时代即将到来,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娱乐产业化发展,娱乐经济成为一种产品注入各种文化产业形成产业链。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对满足物质需求的关注,对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善物质生活和改造外部世界的热情,使得当下现代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缺失,促使他们在内心中渴望富有刺激性、消遣性、轻松活泼的文化产品出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演变为渴望富有人情味、故事化、趣味性的新闻节目出现。另外,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众多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各家媒体也都在新闻的内容和编排上做了很大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
新闻娱乐化的内涵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在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新闻娱乐化的定义是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教授在《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一文中提出的:综合媒介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来看,就内容和形式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潮流。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另一方面,娱乐化就是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在内容上,新闻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地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笔者认为,新闻娱乐化在我国是有着深刻发展根源的,作为媒体正常竞争所使用的手段之一,新闻娱乐化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产物,对新闻娱乐化应该持积极正面的态度,而国内对其几乎都是持否定态度。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是新闻过度娱乐化的特征,应将两者分开。
辨析新闻娱乐化、娱乐新闻与新闻过度娱乐化。新闻娱乐化是21世纪新闻媒体变革的主要表现,是媒体间竞争的手段之一,合理地使用新闻娱乐化手段可以激发人的兴奋点、动情点,能使观众兴奋起来,产生收视欲望。
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两者之间是隶属关系,新闻娱乐化的新闻选题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不仅仅包括娱乐新闻这样的软新闻,同时还应该包括新闻专题、调查性报道、访谈性新闻节目等。在新闻中适当地加入人情味、故事化、趣味性要素,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可看性,改变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还可以在时空上扩大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提高新闻的价值。新闻过度娱乐化是指新闻节目违背新闻传播规律,以片面追求受众注意力为目的,以降低新闻信息准确性为代价,夸大新闻的轰动效应,过度渲染暴力、凶杀、色情等不健康内容。新闻过度娱乐化严重破坏了新闻传播的实质和内涵,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合理性因素
首先,谈一谈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传播策略。
人情味。爱森斯坦曾说过:“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思想。”在新闻节目中,新闻的制作者要将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人性的光辉蕴涵到作品中:对于不幸的人的同情和怜悯,对于不人道行为的鞭挞和批评,对于不民主做法的愤慨和揭露,对于偏见的警觉,对于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电视新闻如果能将情感因素运用得当,就能够对受众产生积极影响,除了能够从情感引向思想之外,还能够形成再传播,形成社会舆论,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故事化。通过将电影、戏剧中悬念和冲突的设置运用到新闻中,从而达到对节目的故事化处理,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这样的新闻节目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我国目前众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都将故事化作为节目的选题标准和要求。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就提出了“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原则。在使用时要注意对新闻事实不能虚构,只是在形式上使用故事化的手法,使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和新闻的舆论监督相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新闻节目发展趋势。(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