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其他 >

青果巷,常州文化基因的活化石

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21 11:28 
核心提示:青果巷,这块仅长数百米的弹丸之地,凝聚了数千年常州古迹的精华和人物精英,她的名字早已名扬全国,青果巷凝聚了常州城市品格和人文传统的精华,是常州文化基因的活化石。

一条长街伴着一条长河,组成了常州城仅存的江南原生态“小桥流水人家”的名胜景点,给常州人留下了一处发思古之幽情,寻觅祖先生活轨迹的圣地。青果巷,这块仅长数百米的弹丸之地,凝聚了数千年常州古迹的精华和人物精英,她的名字早已名扬全国,青果巷凝聚了常州城市品格和人文传统的精华,是常州文化基因的活化石。

常州文化的重要源流地

常州曾是座牌坊城,大小牌坊在百座以上,青果巷就有8座。据老人们回忆,他们幼时都是在牌坊下经过,青果巷现在仍保存有唐顺之会元坊残柱和董氏宗祠前进士坊残柱。大马园巷口的清惠坊是为表彰唐顺之的叔父唐镛清廉勤政而建,今已不存。

青果巷还有许多祠庙,大多很有纪念意义。原22中所在地是有1300多年历史的陈果仁忠佑庙(又称烈帝庙)。陈果仁是常州人(也有写作陈杲仁),隋朝时曾被封为司徒,他是常州及江南地区的重要神祇,是处于人神之间被列入国家正祀的人物,隋唐以来江南主要城市大多有烈帝庙存在,常州青果巷的是江南祖庙。陈果仁从唐朝以来便不断受到历朝皇帝的封赐,唐朝皇帝认为陈果仁身有“忠、孝、文、武、信、义、谋、辨”八绝,他被认为是江南各城的保护神,常州原来有许多地名和民俗游艺如“云车”等也与陈果仁有关。陈果仁史料见《新唐书》《旧唐书》沈法兴传。正素巷8号、10号的刘先师庙原名刘云山祠,今存二进,有石碑,刘云山是湖北江陵人,明万历年间曾在原总司徒庙(今阳湖县城隍庙戏楼)周边行医,刘云山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有时为穷人看病不收钱并施药,他终身穷困,最后郁郁而死。常州人感念刘医师,于是就在城隍庙西造了刘云山祠,旧时常州人有病就到庙里求刘云山神像,常州人习惯称刘云山为刘先师或“刘仙师”。原公安局所在地曾是张王庙,是常州知府为纪念汉代治水有功的张勃而建。公安局对面青果巷205号原是明清就有的先医庙,始建于明洪武5年(1372年),又名医学祠,其屋舍今仍保存,门口还有明清石碑记载了常州的医药史,庆内原有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及岐伯(传说中的古代医家)等名医神像供人祭祀。青果巷西段的真武庙原建于宋朝,抗战时庙毁,后曾为三星大戏院,解放初改建成青果巷菜场。太初庵始建于明代,明天启年间礼部郎中郑振先曾居此处,后舍宅建庵,郑字太初,故名太初庵,现已成为南大街步行街的一段。青果巷天井巷口的蒋氏宗祠规模宏大,建筑精美。青果巷76号还有一座顾孝子祠保存较好,青果巷还有些祠庙因历史演变早已不存,这不足为怪,我们应该为青果巷历尽劫难而至今仍存在的许多古迹庆幸。

青果巷还是昆曲之巷。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源于明代苏州昆山,苏南官宦人家都以唱昆曲为时尚。昆曲声律优美,词典典雅,明清时期常州许多官员和文化人都喜在自家庭院演唱,阳湖县城隍庙戏楼和东下塘75号杨氏戏楼都曾演出昆剧。常州许多名门望族也都曾热衷于演唱昆曲,以当昆曲票友为荣。青果巷更是正宗常州话的源流地,常州城东、西、南、北四城门的话也有差别,赵元任曾说“常州话其实很好听”。要研究常州话,最好要到青果巷与当地原住民多多交流,因为青果巷地处市中心,文化人多,故历代相传的常州话以这里为最纯正。常州话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保护它。

中国名人和中国语言文字改革之巷

青果巷之美,最美的还是小巷里走出来的人物。常州自公元前547年吴王馀祭封其弟季札于延陵,古称延陵邑,延陵从此成为常州历史上第一个见于史籍的名称,距今已有2558年的历史了。常州历代都不缺乏贤才俊杰,尤其是隋唐推行科举制后,文运更是昌盛,常州一府先后出了1546位进士,9位状元,至于封疆大吏,征战良将,地方官员,社会名流更难以计数。仅青果巷就出了100位以上的进士和状元钱维城,青果巷堪称进士街。

青果巷是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摇篮。1899年,青果巷八桂堂天得楼传来一声啼哭,一个婴孩呱呱落地了,他就是后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受过良好中国文化的熏陶、天分极高的他本可以为中国的革命和文化作出卓越贡献,但他却倒在了国民党的屠刀下。瞿秋白的校友张太雷少年时也曾在青果巷生活过。唐氏贞和堂在清末为萍乡煤矿总办兼汉阳铁厂总办张赞宸所有,张赞宸与张太雷父亲张亮采为堂兄弟,张亮采死后,张太雷的母亲一度在贞和堂张家帮做家务,张太雷幼年也曾在青果巷读书,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首任司法部长,著名的“民主七君子”、中国民盟和妇联的卓越领导人,法律学家史良女士上世纪20年代曾在青果巷中段的常州女子师范读书,她曾无数次往返于青果巷,她的家距青果巷仅60米。

常州是中国语言文字改革之乡,常州人为中国文字改革作出了基础性的、无与伦比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活在13亿中国人民的口中。中国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多出在青果巷。

吴稚晖,武进雪堰人,虽然吴不是青果巷人,但1913年,吴稚晖就担任中国“读音统一会议”议长,他主持研究产生了中国第一套法定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表——《注音字母表》。1918年中国教育部正式公布。

青果巷16弄的赵元任是宋太祖赵匡胤32世孙,著有《廿二史札记》,并是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闻名于世的赵翼的7世孙。建于清代后期的赵氏宅第今大部分保存,1982年早春,原准备在清华园定居的赵元任在美国麻省剑桥去世,他念着唐诗告别了世人,享年89岁。1910年,赵元任考取第二批清华学校庚款留美官费生,这一批录取72人,赵居第二名,同船留美的还有胡适、竺可桢等。1925年赵元任应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清华“四大导师”,赵与胡适是终身好朋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随赵元任夫妇到青果巷老家作客,梅贻琦原籍常州,明初其先祖曾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驸马,曾担任高级武官,后奉诏镇守天津,全家北迁。赵元任是国际著名语言学家,他对音乐、数学、物理都有研究兴趣。赵元任长期致力于推广国语(普通话),他编写《国语罗马字常用字表》,编制《国语罗马字与威妥玛式拼法对照表》,给《学生字典》注音。1935年出版《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在全国推行普通话起了示范作用,影响极大。赵元任对中国方言极有研究,由他作曲、刘半农作词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经典歌曲。

在中国文字改革史上对中国文字实现罗马、拉丁字母拼音作彻底全盘考虑的前有赵元任,后有瞿秋白。1928年瞿秋白在苏联写成《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中国拉丁字母表》,并于1929年和1930年出版,引起苏联语言学家的很大关注。

今年已104岁的周有光诞生在青果巷133号的老礼和堂,他与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是连襟。他自称是“被上帝遗忘了的人”。至今仍操作电脑,耳聪目明。上世纪90年代,周有光到常州参加全国性的瞿秋白研讨会,他终于在东下塘看到了河对面的青果巷老宅临河的雕花长窗,百年前那里曾是他跟随祖母吟诵唐诗的地方。周有光是经济学家,但他早就关心汉字改革,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了由周有光、叶籁士、陆志伟起草的《汉语拼音方案》,从此汉语拼音在全国普及。

青果巷还是实业家和教育家的摇篮。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创造了中国的十多个第一,为了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操劳一生,他是中华民族的大功臣。刘国钧从一个乡童成长为国内著名实业家,形成了纺织染联营的大成纺织联合企业。从1930年到1937年,无论设备和资金都增加了8倍,被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称为工业中“罕见的奇迹”。清末武进阳湖商会会长恽祖祁在1906年与卢正衡先生创办常州第一家银行,对促进常州工商业发展有重要作用。1907年他又与常州知府许星璧发起创办常州府中学堂。民国时,武进商会常务董事查秉初是常州土布业首领,在常州工商界有影响,1946年当选武进商会理事长。1949年常州解放,他维持常州治安秩序,稳定常州经济,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姚伯方是常州首任纺工局长,著名实业家,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常州还有许多实业家也来自青果巷。常州第三中学创建者之一汪绍先等教育家都曾在青果巷居住。历朝以来从青果巷走出的教育家和教师真是难以计数。原22中学曾经是常州女子师范和常州师范的所在地,青果巷是名副其实的教师摇篮和园丁之巷。它点燃了常州的文明之光。

青果巷还是文学家和书画家之巷。明代唐顺之荆川先生是文武兼备的文学家和民族英雄,他年过半百仍以国事为重,奋勇奔赴抗倭战场,并取得大捷。“唐宋八大家”之说源于他的提议。李宝嘉(伯元)被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家,他被评为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百位名作家之首。他的《官场现形记》被公认为中国名著。著名文史学者吕景端官内阁中书,有多部历史著作,晚年辞官在盛宣怀幕中负责文案,盛的许多函电均出于其手,吕氏故居有四进,保存完好。清末进士汪洵是大书法家,是清末民初常州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他与吴昌硕等被公认为“海上四大书法家”。清初画家唐宇昭、唐宇量等曾在贞和、八桂等堂及雪洞巷与恽南田、王石谷等大画家切磋画艺。状元画家钱维城及其弟钱维乔也曾在贞和堂居住。清代著名画家汤贻汾与清代大画家戴熙齐名,并称为“汤戴”。汤贻汾与恽南田是清代常州画家中最杰出的两位。此外,当代女画家曾杏绯等也曾在青果巷生活。其故居被列为历史建筑。我国著名戏剧家吴祖光的祖屋也曾经在青果巷。常州的书画家几乎都与青果巷有缘。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法律学家张志让和许多两院院士及国内一些名人也是从青果巷走出来的。

原生态常州民居的缩影

古城的灵魂是悠久的历史,青果巷就是这悠久历史的载体。如果把青果巷比作一首诗,那么点缀其间的古建筑就是这首诗的魂,是它们给这深沉幽长的小巷带来了苍凉隽永的意境。青果巷是常州名门望族的聚居地,常州城素有“刘半城,庄一角,青果巷唐家半条街”之说,常州人素来以能居住在青果巷为荣。毗陵唐氏历史悠久,早在宋朝,翰林院检讨唐华甫就定居常州郡城。青果巷唐家从明朝以来就建有“唐氏八宅”,经过时代的更替和历史的沧桑,今天仍留下贞和、筠星、礼和、八桂、松健五堂,组成了青果巷古建筑的精华,唐氏诸体量大,大多保存较好。青果巷86号贞和堂原名保合堂,唐顺之荆川先生在世时曾作书房,唐顺之学富五车,当年唐氏藏书甲于东南,清初诗人吴梅村在《汲古阁歌》中称“嘉隆(明嘉靖和隆庆)以来藏书家,天下毗陵与瑯琊”。唐顺之的儿子唐鹤徵也是进士,他80大寿时,外甥孙慎行书匾为寿,并写了《保合堂记》刻在石头上,孙慎行是明朝礼部尚书、大书法家。石碑刻于明万历45年(1617年),现在我们仍能在贞和堂大厅东廊墙上看到它。明崇祯6年(1633年),唐鹤徵的子孙唐宇昭改保合堂为贞和堂。贞和堂有多进,大厅为抬梁式构架,梁为大型月梁,材质为楠木、紫檀,正间大梁曾有彩绘,木雕精美。贞和堂在苏南亦为罕见,1997年国家文物局罗哲文等古建筑专家在考察了贞和堂后一致啧啧称赞。青果巷清代贵阳知府恽鸿仪故居是一组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建筑精美,体量大,今全部保存。雪洞巷14-18号原为吕宅,青果巷44-2号原为大光明电影院创办人郭瑞宅等,都是常州宝贵的文化遗产。

青果巷风情万种,她的魅力来自南市河和临河的粉墙黛瓦马头墙,来自那临河的雕花长窗、码头、古纤道、系舟石以及临街那一座座充满了历史沧桑的石库门和门楼,尽管墙门斑驳、苔痕深深,备弄幽长,当年部是“侯门深似海”“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钟鸣鼎食之家”。南市河上也曾弦歌声声,篙橹相应,船上张挂红灯,一串串在水上游曳,常州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必然经过这里,南市可至今仍有唐宋遗风和明清风骨,当年王安石任常州知州治理常州水患,苏东坡11次到常州,岳飞调兵遣将大战金兵,文天祥被俘押解元大都,唐顺之出海征战倭寇,都曾在这里经过,南市河史称前河,是常州最早的运河,风光旖旎的南市河使得水城常州风姿绰约,气韵万千。

青果巷旧民居的大门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常州古城人千年的人情风俗和生活心态。青果巷是依河而建的古巷,清乾隆乙未年(1775年)褚邦庆(郡人)编注《常州赋》载:“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说明青果巷曾是果品之巷,因为靠老运河,这里是南北各种果品的集散地,河内船舶云集,两岸果品店鳞次栉比。青果巷的价值在于她的历史文化含量无与伦比,在于她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从头至尾名胜众多,一条巷就是常州活的历史民俗博物馆,祠堂、戏楼、牌坊、钱庄、药局、桥梁、古井、古树名木等星罗棋布,有案可查的古迹就有几十处之多。常州古城的灵魂是悠久的历史,地名就是古老历史的回声。宋末常州城的那场保卫战,常州人以2万弱兵抵抗元朝20万大军,常州人坚持了半年之久,城破后元兵屠城,常州仅存7人和18间屋,这18间屋留给今天的地名是古村,它就在青果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一条街巷就是一个朝代,一条弄堂就有一段传奇。青果巷的每一块砖都带有历史的信息。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