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更多的首席执行官应该被解雇?
许多企业的董事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他们解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不是放任他们继续人浮于事。那么他们是不是也面临着保留首席执行官的压力呢?
沃顿商学院教授卢克•泰勒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董事会在决定是否解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即时成本(如遣散费)的问题。甚至连董事会是否真的会考虑遣散费问题,这都值得商榷。
谷歌公司(Google)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谷歌董事会最近就给了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一个送别大礼包,其中包括价值1亿美元的期权和赠股。
谷歌为何对施密特如此慷慨?此举背后的真实商业动机很难捉摸。这种奖励伤害了股东的利益。施密特已经拥有了超过50亿美元的谷歌股票。而且,就算董事会不在乎此举会对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股票和期权是否是向离任首席执行官表达谢意的最佳选择?
现在,为了将一些股票脱手,施密特甚至设立了一项计划,以售出自己名下价值约3.35亿美元的股权。
当然,在首席执行官离职时,用股东资产大笔开遣散费的公司有的是,并非只有谷歌一家。根据历史的标准来看,谷歌此次开出的遣散费,跟那些首席执行官明显是被扫地出门的公司开出的差不多。
根据泰勒以及其他类似研究所使用的标准来看,由于施密特转任谷歌董事会主席,因此他不算是被公司“劝退”的。另外,有些公司在解聘首席执行官之前,会提前六个月对首席执行官做出通知,好让他在公司内部或外部另谋高就,或是选择直接退休。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不符合被“劝退”的标准。泰勒在他的研究中指出:“这可能会导致遭‘劝退’的CEO比率被低估。”
从这个定义来看,在1970年到2006年间,在500家最大的企业中,平均每年有2%的CEO被“劝退”。不过泰勒认为,有些董事会对股东权益的关心不够,还有些董事由于私人原因而不愿开除首席执行官。如果不是由于这两个原因,这个比率还会高得多——这些董事的“私人原因”可能包括他们本人与首席执行官的私人关系;或者他们担心如果首席执行官被炒了鱿鱼,他们的董事的位子也会岌岌可危,或是担心这会影响他们被提名进入其他董事会。
以惠普(HP)为例。惠普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马克•赫德由于道德有亏,而被公司扫地出门。对于董事会成员来说,辞退赫德是个勇敢之举,因为此举实际上令他们的董事的位子处于危险之中。赫德下台后,新任首席执行官李艾科就任。在新任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雷•莱恩的支持下,李艾科要求老董事们自动辞职,以便他们任命他们二人都认识的董事,重组董事会。
泰勒建立的模型表明,如果董事会没有受到这些个人因素的影响,被“劝退”的首席执行官的比例将不止是2%,而是接近13%。(一份1999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研究显示,每年都有15.5%的共同基金经理被“劝退”。)(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