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渠道战略成主导 联想欲收购NEC手机业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14 15:05 
核心提示:钱平表示,黑莓只是在商业办公应用领域残存品牌优势,不重视个人用户。而且制式不一样,完全脱离了主流,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假设联想能够顺利收购黑莓,第一道关就是面临欧美信息安全问题,与PC相比,手机对信息安全要求更高。

继2011年1月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尝到了甜头之后,联想再次瞄上NEC的手机业务。虽然联想近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就合资事宜正在进行洽谈,谈判刚刚起步尚未签署任何最终协议。但据日本媒体6月3日透露,联想正在与NEC计划共同出资创建智能手机销售一体化新公司,预计本月底即可达成协议。

而在今年年初传出联想意欲收购RIM的消息,不到半年时间内,围绕联想智能手机业务竟然产生了两个收购传闻。

RIM和NEC,谁会成为成就联想智能手机的全球梦想的支撑力量?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神能投资集团总经理钱平。从和两位业内人士的沟通中,记者了解到,低价、高效的渠道战略或是联想的生存之道,而这也左右了联想的收购计划。

联想再传收购消息

陈大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并购RIM基本没有可能性,这消息是从一月份杨元庆随口一句话开始的,而这句话没有太多的意义。鉴于黑莓目前的困难情况,媒体炒作这个新闻也是顺理成章的。“很多人把联想收购黑莓公司与当年联想收购IBM个人PC业务相提并论。但实际上,这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我想杨元庆会看得非常清楚。”

陈大同分析,IBM出售PC业务是主要是基于公司转型的需要,IBM优势是强势品牌和全球渠道,联想优势是成本控制,整合之后是非常互补的,IBM能够解决联想的问题,联想能够解决IBM的问题。

相比之下,黑莓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因为产业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黑莓做智能手机不是以一般的消费者作为重点,而是以商业应用为主。如今,黑莓市场份额流失严重,给人江河日下的感觉。据此,陈大同判断,联想收购黑莓是不可能在智能手机方面有大的发展的,基本上弊大于利。

“我觉得从联想角度来说,黑莓对其没有什么价值。即使联想能够收购了黑莓,进入美国市场企业级客户也只是短期的,不可能会有很大发展。我认为杨元庆能够看得很清楚,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陈大同说。

钱平表示,黑莓只是在商业办公应用领域残存品牌优势,不重视个人用户。而且制式不一样,完全脱离了主流,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假设联想能够顺利收购黑莓,第一道关就是面临欧美信息安全问题,与PC相比,手机对信息安全要求更高。

另据彭博社报道,黑莓CEO海因茨对收购事件进行了回应,联想集团并没有收购黑莓公司的计划,也不知道为何联想作出如此表态。现在看来,联想收购黑莓只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

据了解,和全球其他市场相比,日本手机市场是个独特的封闭市场。NEC曾经是日本手机市场的领头羊,如今却步履蹒跚。2002年,NEC在日本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0%,而如今跌落至6%。

尽管如此,在钱平看来,目前NEC海外竞争压力增大,业绩不振,这对联想未必是坏事。相反它可以以偏低的价格拿下收购对象。

陈大同判断,智能手机方面日本相对落后,目前处于转折的爆发点上,收购NEC是进军日本手机市场的大好机会。他同时强调,日企生产成本普遍都很高,这是由于终身雇佣体制造成的。此外,大公司周围有小公司,小公司没什么竞争力,做东西又慢又贵,这使得日本消费类电子厂商,推出新品又慢成本又高,完全没有办法跟三星竞争。NEC也不例外,联想跟其合作,可以压缩其手机供应链成本,取得NEC的渠道,这类似于收购IBM个人PC业务。

对于联想收购NEC是采用合资方式还是收购手机部门,陈大同表示多半是合资形式。合资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也有很多好处,日本市场是很封闭的,联想需要的不是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对联想来说,NEC最有价值的是渠道和品牌,依靠这些NEC的品牌开拓市场,从而开发出一些本地化应用。(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