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OTT TV应发展付费模式 与运营商合作才有未来

来源:CCTIME飞象网 作者:马秋月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1-28 09:39 
核心提示:上海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徐惠丽在日前举行的2013亚太OTT TV峰会上也公开表示,OTT TV获得大规模发展,但是其业务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尚未找到良好的、健康的商业模式以回收其投资甚至盈利。

2013年贴有很多标签,除了4G最耀眼外,OTT TV也让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着实疯狂了一把,2013年OTT TV大爆发。但是业内人士称,OTT TV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若想获得长久发展应培养付费模式。并且跟运营商合作才有未来。

发展付费模式才能走的远

今年是OTT TV爆发元年,互联网企业、硬件制造商等都企图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或者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各种“盒子”扎堆出现,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同时,PC、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都已经成为OTT TV终端,并且出货量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又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OTT TV发展的步伐。

日前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2017年之间,付费电视用户数增长放缓,而OTT TV用户数则迅猛增多。预计在2012~2017年之间,全球付费电视订阅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而OTT TV用户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则将达14~15%。

纵使OTT TV用户数增加,产业发展一片繁荣的景象,都无法掩盖不计成本的不健康商业发展模式,甚至有专家称其为不计成本的野蛮生长。

上海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徐惠丽在日前举行的2013亚太OTT TV峰会上也公开表示,OTT TV获得大规模发展,但是其业务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尚未找到良好的、健康的商业模式以回收其投资甚至盈利。

“虽然用户有多个视听信息接收渠道甚至视听收看策略组合,但是对OTT TV业务的付费意愿仍旧偏低。不过目前已进入付费探索阶段。”徐惠丽说。

其实,内容提供商若能提供好的服务和视频内容,消费者还是愿意付费的。另外,观看有线电视已经养成了付费的习惯,所以OTT TV收费并不会显得突兀而无法开展下去。而且目前整个行业关于付费模式的共识正在逐渐形成,一些企业也在尝试收费,一旦成熟OTT TV整个行业才能保持良性的经营发展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OTT TV产业达到3亿付费用户规模,只需要3到4年的时间,潜力无穷。

另外,据了解,东南亚、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区已经开始注重规范化特别是版权保护,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值得中国大陆OTT TV企业学习以避免重复他们走过的弯路。

拥抱运营商方能走得久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得用户得天下”仍旧是发展之道。“得用户”的前提是要有质量较好的内容。

质量较好,首先是内容丰富,OTT TV与多家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合作,内容丰富并且可播控。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多家互联网电视牌照商,但如果缺乏关键的本地直播内容,用户也不会放弃原来的电视服务供应商而转投互联网电视运营商。缺少了关键内容的OTT运营商,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关键的竞争力。

其次是观看内容的画面质量,Akamai亚太区多媒体事业首席战略官DavidHabben表示:“1%的重加载就会流失5%的用户。”随着OTT TV业务的迅速发展与对质量要求的持续提升,电信运营商带宽大小影响着内容质量的好坏。

同样,运营商也需要与OTT TV企业合作来提高其运营商价值以及增加宽带用户的粘性。所以,OTT TV拥抱运营商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因而,运营商与OTT合作将成明年产业趋势之一。”Ovum中国区高级顾问金玮说。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