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互联网电视 >

OTT业务招忌:或成垄断市场经济下的牺牲品(2)

来源:流媒体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10 16:25 
核心提示:2008年,美国,iPhone 3G版本上市之后带来了移动数据的爆炸性增长,美国运营商ATT当时独家引进了iPhone3G版,因为巨大的数据流量导致其线路多次处于瘫痪边缘,最终还影响到了客户的通话,以至于ATT花巨资升级改造自

2008年,美国,iPhone 3G版本上市之后带来了移动数据的爆炸性增长,美国运营商AT&T当时独家引进了iPhone3G版,因为巨大的数据流量导致其线路多次处于瘫痪边缘,最终还影响到了客户的通话,以至于AT&T花巨资升级改造自己的网络设施;2012年,日本东京地区的网络发生故障,经调查后发现,激增的数据流量是导致网络瘫痪的主要原因,而此事件的导火索是一款可以免费语音通信的Android应用;也是去年,英国电信运营商02也遇到过网络瘫痪的问题,数千名用户的电话、短信、数据业务无法正常运作,其导火索也是移动OTT业务对其网络的冲击。看到这些案例,为何中国移动的态度如此激烈自然也有了答案。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面对OTT产品占领信令通道这个问题时则稍显淡定,并未公开表达对微信不满或抨击微信。据分析,这与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性质有关。移动通信的数据业务是通过骨干网传输过来的。目前中国90%的骨干网掌握在中联通和中电信手中,移动只掌握剩余的一部分,如果这个网络中出现过多的数据流量,移动的网络会消化不了,造成阻塞甚至网络瘫痪,如果想要消化过多的流量,必须向其他两大运营商交付一定的网间结算费,而且微信还有很多的外部链接,其外部链接服务器中的95%也都是放在电信和联通的机房里。所以中国移动还需要付钱。这样算下来,中国移动从中赚取不了多少利益,还要冒着网络瘫痪的危险。所以中国移动对微信的态度是积极的打压,而且继续上诉,希望从政策的角度对微信进行收费。此外,中国移动还欲重构飞信、飞聊等产品,其正在招标,希望引入新的技术支撑厂商,将飞信、飞聊两个产品合并、重构升级为融合通信产品。这显示中国移动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抗衡微信等OTT产品的侵蚀。当然,中国移动还希望借由目前发展势头正猛的4G网络对其实施管控。

虽说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对微信的态度稍显缓和,但也不代表他们对其没有任何行动: 从中国联通近期的举动来看,有些拉拢微信的迹象: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3月31日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用“鱼水关系”来形容运营商同OTT厂商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微信展开合作的想法。除了拉拢,中国联通也看到以即时通信软件产品为代表的移动OTT业务的未来市场前景,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联通极有可能与百度合作推出相关产品以此来抗衡微信以及获取收益。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将重新打造即时通信软件工具“翼信”,取代之前的“翼聊”,虽说中国电信予以否认,但是后来又有人曝消息称,中国电信将“翼聊”升级为“翼信”,而且还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网易,如此一来中国电信或将牵手门户网站推即时通信软件产品与微信展开抗衡的消息也在业内引起了骚动,或许他们都意识到不做移动OTT业务也属于out的行列。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从侧面证明了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OTT业务整蓬勃发展,而在中国,微信无疑是最成功的一款即时通信产品。如果不成功,则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会引得运营商纷纷打起了类即时通信产品的注意。

说到收费,鉴于中国目前只有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可用,所以未来的某一天用户想要继续使用微信或许就必须付费,当然用户如果不使用则就免去了这种付费的烦恼;而三大运营商如果推类似产品,想当初,如果飞信、翼聊等更快速更便捷,谁还会用微信啊,况且三大运营商属于国有企业性质,或许会更加受到国家政策以及相关体制的束缚,其在创新力上明显不足。当时运营商的产品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不成功,今日这些制约也仍存在;再说政府干预,这也是国企的“权力”,当运营商在自由经济市场遇到发展障碍,尤其是遇到他人的产品优于自己,便拉来政府管理部门做后盾,借助政府的权力去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应该越位管理,尤其是涉及到用户利益的产品和业务时,如果做得太过,很容易被冠上“垄断”二字。

垄断这个词汇在中国通信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宽带问题也深受其害,现在或许轮到了移动OTT产品,微信首当其冲。其实微信死了对运营商而言,也未必是件好事,首先,移动OTT所带来的流量肯定是没有了,所以运营商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寻找解决微信收费问题,例如,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在目前业务的基础上推出更加丰富、更加便利的免费通话服务,力争保留客户,然后通过推出更加新颖的收费服务项目营利,或许可以针对各种OTT语音业务推出各种适用于不同于用户的套餐,这样既可顺了自己收费的心意,又可将对用户的“伤害”降到最低。当然这也只是我们对于微信未来最好的寄望,究竟微信未来是生是死,那就看三大运营商怎么做,看工信部怎么做,看政府的相关政策怎么做…最后仍要感叹一句,在垄断市场经济中活着真真的是不易!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