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业务招忌:或成垄断市场经济下的牺牲品
如果你的手机中没有微信这个应用往往被朋友说,你真的out了;一旦你再问微信是什么?那真的要被所有人“鄙视”加“无视”了。微信正火,火的招人忌恨。
近两年,以小米米聊,腾讯微信,苹果的iMessage、NHN Japan的Line、Skype等为代表的移动OTT业务兴起后,其物美价廉的品质深受移动用户欢迎。当一个产品取得不俗的成绩时,随之而来的是非也就多了起来,来看看目前炒的最热的新闻:运营商与微信之间的战争。
3月14日,有媒体称,运营商欲向微信开炮,收费迫在眉睫。虽然3月14日当天,腾讯马化腾对外称,这是假消息。但接下来事件的演变或许有些出乎马化腾的预料。
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包冉3月14日在微博上称,微信的问题不是业务过顶侵蚀,而是其技术机制要求频繁发出“心跳信号”(信令),已造成无线通话掉线现象越加频繁,影响到通信安全。电信业专家项立刚介绍,所谓信令资源其实是一个数据,代表用户在线。微信保证用户时时在线,所以占用的信令资源比微博等都要多。当你打开微博客户端,如果你不下拉,新的信息就进不来,只有当你操作才有新信息。而微信不一样,它能收到新信息,时时保持心跳,一会儿到服务器看一眼有无新信息,一会儿又看一眼,几亿用户永远保持在线。这样运营商的网络压力就很大…在一些业内专家发表意见的同时,运营商自身也展开了行动,三大运营商的代表们纷纷公开表达了对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的不满,多次发声也惊动工信部。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参加“岭南论坛”时表示,关于公众普遍关注的运营商对收费一事,工信部正在协调解决并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收费),目前已要求运营商置顶解决方案提交工信部。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么微信收费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了。部分用户表示,如果微信继续收费,那我就不用它了,但还有部分用户舍不得微信所带来的便捷以及其丰富的应用。
4月5日下午,一条来自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的新闻给微信用户又添了一份堵:德国的“微信”软件是收费的。很多用户对央视发布这条微博的动机给予了抨击,认为是中央媒体对中国电信业的垄断行为歌功颂德,所以对微信收费事件更是反感,经小编查证,在此消息被转发的2万多次里,99.9%的微博用户的态度是:反对、愤怒以及微信收费立即卸载等。
话说微信要“收费”,难道我们现在在使用微信时是免费的吗?当然不是,微信的使用离不开手机运营商的流量支持,也离不开电信运营商宽带的支持,在流量和宽带这两个方面,用户已经支付了使用费,如果再次被收费,用户自身利益必定受到威胁。这边用户感到自身利益受损,那边三大运营商也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其实三大运营商对微信的成见早就不是一点两点,其中态度最为激烈的当属中国移动,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率先炮轰微信等即时通信产品使全世界运营商网络都被干扰,甚至出现大规模阻断案例的不少,大大影响其他用户对于通话、短信等业务的体验。
今年的除夕当天,中国移动短信量达到91亿条,同比增加3%;彩信量为2.5亿条,同比增长18%。而与此同时,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同比翻了一番,这意味着透过微信等使用数据通路收发信息的移动OTT业务的使用正大幅增加。(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