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辞职背后:失控江湖里的以退为进(2)
原罪具有“原罪”感的创业模式或许是阿里发展到今天,遇到的最为致命的“罩门”。从1999年创业伊始,马云就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开店模式。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无论是ebay还是美商网,都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模式来经营,基本表现就是设置门槛,也即要想在这些平台上开店,商户不仅要缴纳会费,而且还必须有产品质量和品牌的保证。
马云在打造淘宝网时,采取完全免费并且不设质量门槛的招租方式,并立竿见影地取得了效果,其交易商户的数量和交易活跃度,在短短一年内就超过了这些国际对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开店条件招揽来的商户和货品,其质量可想而知。于是,对售卖不足百元的阿玛尼和LV商家的差评,更多只是集中在交货时间和货不对版的问题上,人们在心安理得地交易着假货。马云也顺势打造出了一个中国最大的C2C平台:注册人数超过4亿,注册商家达到数百万,产品种类超过18亿种。如此巨大的人气和物品聚集,显然为盈利的各种想象提供了现实的保障。
但当中国的淘宝网开始向国际的阿里巴巴转型,马云开始谋求国际资本合作时,生存土壤和游戏规则的改变,就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很长一段时间,淘宝网因假货和信用制度问题,一度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后来马云通过上演挥泪斩卫哲的戏码,才涉险过关。
而当阿里强行升高B2C平台的门槛时,商家又发起了“十月围城”的网络起义,最后在相关部门的调节下才得以平息。坦途,风雨骤变成了“囧途”。
野心
如果说原罪型的创业模式是阿里失控的基因缺陷的话,马云在随后经营中逐步膨胀的野心,则为这种基因病变提供了“温床”。
2010年,原阿里在线采购批发大市场,启用新域名www.1688.com.1688平台定位为全球最大的网上采购批发市场,换言之,淘宝店家可以在阿里平台上,完成从采购到销售所有过程,这条从制造(阿里巴巴B2B)——批发 (1688)——零售(淘宝网)的全产业链,表示出马云致力打造的B2B2C的经营模式初步建立。进而,阿里又开始涉足融资领域,去年10月阿里就放风,准备为信用好的商户提供不须担保的小额贷款。在吴英案出现转机的情况下,阿里的这种姿态,明显带有为国家有关部门闯关试水的身影。
但哈耶克、米塞斯等经济大家早就阐释过,当企业控制层数每深入一层的时候,其需要调配的人力资源将会以几何级数上升,最终这套系统一定会崩溃于失控。而阿里目前进行的分拆,似乎也是对这种理论的印证。
腐败
阿里失控的另一个病征,则是腐败。今年双11网购节中,阿里创造了史上最高的191亿元的成交数字,但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集团面对的却是对其虚假交易的诸多质疑。
事实上,针对阿里虚假交易的质疑由来已久,激烈者甚至怀疑这是阿里长期秉持的经营法门。这种把流量集中起来,然后倾斜性扶助部分商家的方式,初期只是吸引商家开店的一种方法。此前,新店入驻淘宝时,淘宝的店小二往往会免费导给商家一些流量,形成新店刚开张就生意兴隆的假象,进而让人产生在淘宝上开店赚钱很容易的错觉。但是两个月后,店小二会中断流量服务,网店的生意就会一落千丈,于是商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掏钱购买淘宝提供的有偿流量引导服务。现在,这已经是阿里重要的经营增值环节。
这种经营模式最大的隐忧在于,其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寻租空间,坊间也不断传出淘宝店小二的各种创富“传奇”。在经营总量高速攀升的背景下,尽管马云不断祭出反腐杀招,但铤而走险的人数一直有增无减。
江湖里的以退为进
如同穆念慈的身手中,可以看出洪七公的武功路数,遇事只会向前,不会往后。马云显然修炼的也是这个门派的武功。从阿里一路越过的障碍来看,马云在风口浪尖上,从来采取的都是主动出击的强硬姿态。无论是网商的围攻,还是支付宝风波,马云都是用主动和真诚的方式来将危害降至最小。这基本是马云已经形成的行为逻辑。(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