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能发展处于什么境地 核能安全又该如何应对?
在经历了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人类普遍对核能的不信任还未消散。但是英国皇家学会于近日发布的《核能复兴时代的燃料循环管理》(以下简称《核能复兴》)报告再次将“核能”推到风口浪尖,也引起了业界和公众普遍的关注。这份报告中所宣称的“核能复兴时代”是否已经真的来到了我们面前?核能发展的快慢到底谁说了算?核能安全应该如何应对?我国核能发展处于什么境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所所长王侃教授。
核能发展的快慢谁说了算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世界范围内的反核浪潮不断。德国四大城市近20万人参加了反核示威活动。示威者高举标语:福岛的警示:关闭一切核电站。要求政府永久关闭全国现有的17座核电站。日本、法国各地也掀起了大规模反核电游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了全人类对核安全的一场战栗。核电安全已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人类社会头上。
王侃教授认为:“世界要不要发展核能,从根本和长远的角度分析,不应该由政府(党派)、政治家或大的事故来决定。”
根据美国《未来学家》预测:到2030年,很多资源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稀缺状况,人们对于能源尤其是电力的渴求将持续飙升:核能很快战胜石油,可能提供全球的电力将由现在16%增长到30%。
尽管德国和瑞士已宣称放弃核电,但欧洲的核能发展依旧在低速前进。日本国内虽然反核电浪潮不断,但是政府目前并未出台相应的能源结构调整政策。而在75%用电依靠核电站提供的法国,执政党和主要在野党也一致认为目前“走出核电”是不现实的。即使是首先退出核能的重要工业国德国,也是决定在2022年底前分阶段关闭所有17座核电站,以近11年的时间作为缓冲期。
王侃教授认为,到底要不要发展核能,最根本的还是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角度的考量。核能就发电本身来说是零碳,如果算上整个燃料循环过程,也是低碳的。另外,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决定能源结构,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核电正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与此同时,国家战略(能源安全)的问题也必须考虑到。
其他替代能源如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虽然潜力很大,“但这些能源从目前的商业成熟度来说,是不可能规模化替代核能的。”王侃说。
核能安全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安全问题是核能发展第一天开始,科学家们就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即便如此,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是让人类对核能又爱又恨。
核能安全性共有三个层次。首先是核电站自身的安全;第二层是核电站的安保、保障,即保护核电站不因为外部的侵袭(包括恐怖活动)而产生事故。第三层是安全防卫,主要指防止核扩散。
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为更完善的安全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王侃教授认为,对福岛核事故来说,外部环境及极端条件必须给予足够考虑是一个重要的启示。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都是由于核电站内部的技术原因及操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而福岛不一样,是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这种非人可控的自然灾害引起的。
如何应对外部极端自然环境对核电站安全造成威胁成为后福岛核电站时代重要的议题。事故之后,一旦断电,“非能动安全”要通过自然力保证反应堆运行,或增加冗余度和可靠性。而如何实现,也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重要命题。
王侃对于《核能复兴》所呼吁的国际化的管理方式表示赞同。报告认为核燃料的全程管理能够更加安全,并有效防止核扩散。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之下的国际化程度如果有所提高,有利于保持透明。而对于有需求的新国家,由已经发展核能的几个大国提供核燃料,甚至整体核电厂,也是世界范围内核能发展的选择之一。但是,王侃也表示:“这些理念都是正确的,不过在具体实现层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中国是核能大国也是核能小国
那么我国的核能发展环境又如何?王侃用一句话表述:“中国是核能大国也是核能小国。”
1964年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我国对核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历史包括研究人员的数量都是很强的。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我国军用核技术跻身于世界五大国之列,并拥有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但是我国民用核技术发展却步履蹒跚,远没有军用核技术的成就显著。王侃介绍:“我国核能发电的绝对值还可以,可以进入世界前十名,但如果不算台湾的装机容量,就进入不了世界前十。”但是如果算核能发电量占国家总发电量的比例,则不到百分之二。在世界有核电的30几个国家中我们最高排到过倒数第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核电快速发展,但福岛事件的发生,对我国核电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十一五”期间投入了近千亿元建设起来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的后续定单中断了,今年也并没有开工新的核电项目。张国宝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说,中国并没有弃核,明年核电或将步入恢复发展的轨道。
张国宝说,从实际角度来看,中国不发展核电不行。核能发展的大方向不会改变,核能时代的来临是大势所趋,不过在安全性等方面会做进一步的加强,不断优化核能安全的技术和监管体制。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