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煤电会战让“煤电”变成水电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9-03 15:08 
核心提示:西郊电站开闸发电后并入拉萨电网,大大增加了微弱的拉萨电网调节度。但受益最多的还是西郊一线:沿水渠两旁的农村牧区,因引水渠水位被提高,新增保灌面积2000多亩;因为堆龙河被分水发电,大大减少了堆龙河洪水威胁;

当年拉萨的煤电会战

上世纪70年代,拉萨市同时进行着两个会战:一个是运输会战,一个是煤电会战。两个会战都是在拉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进行的,这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971年7月,煤电会战提升由自治区领导,拉萨市煤电会战即改称拉萨煤电会战。

关于煤电会战

所谓煤,即堆龙德庆县向阳煤矿;所谓电,即堆龙德庆县引堆龙河之水所建的梯级电站。

电站工程始于1966年5月,在拉萨市水电工程队勘测建议基础上,经堆龙德庆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驻堆龙德庆县工作组一起商定。但因文化大革命,工作不到半年即被迫停止。事隔三年,1970年末拉萨市委决定重启电站建设,同时开建向阳煤矿。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设计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突破小打小闹水轮泵思路,改高水头大流量的机组发电,单机容量一般都在200千瓦以上;煤矿水电两个项目同时并进;领导体制发生变化,整个工程改由拉萨市政府直接管理。

当时的拉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无论资金、设备、物资、技术力量等都面临困难,压力很大。但大家劲头很足,口号是:学习大庆,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煤矿方面,调市政工程队突击通往煤矿的公路建设;水电方面,从拉萨中学上山下乡的学生中急招45名,从各县抽调干部和青年农牧民70名进行技术培训;抓紧完成了梯级开发的设计;组织了城关区、堆龙德庆县1200名的队伍,启开煤电两个项目的施工。

为了克服出现的困难,加速两个项目进程,自治区党委决定动员驻拉萨所有单位,举全区之力,与拉萨市一道同担重任一起会战。1971年6月20日,组建了自治区煤电会战指挥部,设址堆龙德庆县。

向阳煤矿在开展了进一步工作后,经专家综合论证认为无开采价值,便就此停建下马。煤电会战指挥部的工作即全部集中在西郊电站上。

西郊电站:用尽心血培养了建水电站的西藏新一代

经过一年多时间,电站各项工程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个项目,对当时的拉萨乃至西藏都可称大工程,且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有:第一,整个工程没有大型施工设备。30多里的盘山渠和6个机坑多为石方工程,以及所有桥涵用石料,都是参战队伍用铁锤钢钎,打眼放炮,人拉肩扛完成的。第二,电站机组系其它地方停建项目的设备,必须看鸡(机)找窝(站),给设计工作增加了难度。为配全配套相关设备,采购人员不得不到全国各地奔跑四处求援。第三,电站浇筑正值冬春季节,昼夜温差甚大,经常零下10多度,施工人员除每天数次浇水坚持一个月的养护外,需据天气变化随时加盖草垫子和棉被,昼夜监控。

人们说,在短短期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如此艰巨工程,主要得益于一个班子(指挥部)、一个队伍(以市水电工程队等水利电力单位为技术骨干的工程队伍)。老书记麻贵书说:“关键是‘共产党’这个招牌。我们进藏20年,广大藏族人民心中日积月累,树立了对党的无限信任,党心民心一条心,就是建设新西藏。”正是这块招牌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激发大家为电站而奋斗。

指挥部五位副指挥长均专职电站工程,他们和顾问李朴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党员、老八路,几个人挤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内办公。就在这个土坯房内,指挥和总结了煤电会战工程,向自治区党委提出了西藏能源建设建议意见,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岗位在工地。所以除值班以外,都一头扎在了施工现场。

指挥部有两个元老一对硬汉,一位是工程组长张春荣(藏族),他从电站勘测开始,到研定方案、设计、施工,始终站在第一线。和民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的藏族同胞羡慕他汉语说得好,有不认识他的汉族同志夸奖他写中文说汉语,俨如一位汉族。另一位是后勤组长才仁多杰,他是在党的培养下由农奴成长起来的干部。他作为县领导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电站筹建,之后不知疲倦地在几十里的工地上辗转,安排几千名施工人员的食宿医疗,解决工程急需物资,满腔热情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调整工地上出现的矛盾。按当地群众惯称,包括指挥长在内大家都称他“才县长”。公众的评价是“有困难找才县长”。

后来人们说起西郊电站,都夸奖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冒着风险翻山越岭勘测,不辞劳累地设计、施工,引来水发了电。他们的另一大功绩是,用尽心血培养了建水电站的西藏新一代。

水电建设的新起点

西郊电站开闸发电后并入拉萨电网,大大增加了微弱的拉萨电网调节度。但受益最多的还是西郊一线:沿水渠两旁的农村牧区,因引水渠水位被提高,新增保灌面积2000多亩;因为堆龙河被分水发电,大大减少了堆龙河洪水威胁;因为修建交通桥、排洪桥,大大方便了群众的道路交通;因为有了电,生产生活逐步电气化。平叛改革后农牧民把去拉萨高兴得叫作逛新城,西郊电站投产发电后,拉萨又增加了一道风景,傍晚闲逛西郊。农牧民高兴地向参观者介绍他们生产和生活的新变化:油灯变成了明亮的电灯,电动脱粒机代替了牦牛踩场,磨糌粑也用上了电磨。

在电站竣工的那些天,指挥部和其它站点一样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气氛。年近六旬的炊事班李师傅戴着礼帽、身着一身新藏装携老伴拉姆来到指挥部,与指挥长、指挥部机关的上上下下道贺扎西德勒。指挥长郭锡兰对拉姆说:“拉姆啦,李师傅是我们西郊电站的大功臣,你得给他敬上一杯青稞酒。”看看拉姆不解,郭锡兰便又解释:“我们这里有很多师傅,有开渠引水的、有安装机器的、有架设电线的,还有开车的,只有做饭的是大师傅,他让大家吃饱了,大家才能把水引进电站,电站有了水才能发电。你说功劳大不大?”明白意思后,老两口高兴得谢了又谢,拉着手整整参观了一天。参观中人们听说他在指挥部工作,便围着问这问那。李师傅说:“指挥长们常说西郊电站仅仅是一个开始,以后还要兴建更多更大的水电站,让西藏大放光明。”

40多年后的今天,当西藏处处光明时,曾经率领大家奋战西郊又誓言让拉萨大放光明的几位老领导郭锡兰、麻贵书、张振生、王和亭、李朴、赵文进却早已离开了我们。想到这些,大家心里十分难过。不过大家明白:他们和现在尚健在的李希然,以及所有在这片土地上流过血汗的广大建设者一样,都像一盏盏明灯点燃在群众心里,像颗颗明星挂在雪域夜空,让社会主义新西藏更加光辉灿烂!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