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新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 储能产业商业规模化阶段曙光初现

来源:能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08 14:36 
核心提示:普能是该行业的明星企业,在拓展过程中,不断受到风投热捧。但能进入风险投资者猎食范围的储能企业并不多。“作为有行业从业背景的投资公司,我们对储能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行业研究。

技术演进、市场消纳和政策框架将决定未来几年储能行业的走向。核心环节的厘清将是储能行业能否顺利实现商业规模化的关键。

储能产业进入商业规模化阶段曙光初现。

7月13日,科技部正式发布《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在“电网、储能”等章节中,《规划》着重提出,重点发展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与储能等核心技术。

事实上,未来三大新兴产业—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的发展瓶颈都指向了同一项技术—储能技术。依据理想状况设计,新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将推导出一个完美的能源供应模式。

中国储能产业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政府层面开始重点关注

始于2009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为此设立了专项基金,并在国家“863”、“973”等科研项目中有所有体现。

“前几年,我们去风电场问他们需不需要储能系统,他们都说不需要”,北京普能世纪科技公司创始人、新能源商会储能专委会理事长俞振华对《能源》杂志记者说,“现在,他们都已经意识到了储能的必要性,已经从‘需不需要’的问题上转到‘用哪种技术最合适’、‘具体怎么用’等问题上来了。”

普能是该行业的明星企业,在拓展过程中,不断受到风投热捧。但能进入风险投资者猎食范围的储能企业并不多。“作为有行业从业背景的投资公司,我们对储能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行业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储能未来市场非常巨大。但是我们公司目前还在观望。之所以没有下手,原因有多方面,但在未来的3—5年内很有可能对这方面进行投资。”凯旋创业投资基金副总裁衣进向《能源》杂志记者介绍道。

在投资者看来,技术演进、市场消纳和政策框架将决定未来几年储能行业的走向。换言之,核心环节的厘清将是储能行业能否顺利实现商业规模化的关键。

技术争议

储能技术路径争议由来已久。据中华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业委员会编写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1》显示,各类储能技术一共达12项之多,而这12大项下面又可以分成多个小项。

“现在储能市场上是多种技术并存,但不存在完美的技术,”俞振华告诉本刊记者。2009年初,普能低价收购了世界钒电池老大—加拿大钒电池动力(VRBPower),从而一跃成为电力储能行业的明星企业。钒电池具有长寿命、大容量、能频繁充放电、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但其能量密度仅有15 —25瓦时/千克,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小型储能。

另一曝光度较高的储能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同样具有长寿命、低成本及安全性高等优势,是目前最热门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之一,也是电力储能系统的热门候选技术之一。比亚迪(26.48,-2.15,-7.51%)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子峰告诉记者,就目前的储能技术而言,磷酸铁锂电池是最适合做储能的技术,比亚迪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

但俞振华显然并不认可该技术路径。就国内锂电池的技术经验而言,做大容量储能还有很多解决方案上的挑战,且其目前的成本还不具备商业化的条件。俞振华认为,目前全球市场上唯一能够支撑规模商业运用的技术是日本的钠硫电池。不过,钠硫电池的应用同样受到高温等诸多条件限制,且成本依然高于用户期望。

在钒、锂等电池技术勃兴之前,铅酸电池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凯旋基金衣进甚至认为,“虽然铅酸电池目前存在污染等环保问题,就一般储能电池而言,铅酸电池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其成本最符合市场需要。”

如以成熟程度来衡量,抽水蓄能是业界公认的最成熟储能技术,但它受到地域及资源限制—必须拥有足够的地势高度且富含水资源,抽水蓄能电站才能建立。更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当下,抽水蓄能难以解决行业内的基本问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