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如何将“核恐慌”转化为“核信心(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26 12:28 
核心提示: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从农耕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的进程中,总是对新技术导致的危险产生莫名的恐惧。但文明就是建立在对此类恐慌的克服之上的。马镫的产生,一度是游牧民族军事上战胜农耕民族的重大发明,

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从农耕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的进程中,总是对“新技术”导致的危险产生莫名的恐惧。但文明就是建立在对此类恐慌的克服之上的。马镫的产生,一度是游牧民族军事上战胜农耕民族的重大发明,但骑士却有可能因脚卡在马镫里,而被受惊的战马拖死。这种“偶发事故”难道会让人们抛弃马镫?火药由蒙古传入西欧,当初欧洲人因恐慌而称之为“上帝之火”,称为不祥之兆,但后来在火器技术上执牛耳的,不正是曾经蒙昧的欧洲人?同样,在这一轮“核恐慌”之后,真正能够在核技术上有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的国家,必定是在核安全和核开发技术上,能够胆大心细、迎难而上的国家。

从现实国情看,中国作为能源短缺型的后发工业大国,更不能在核技术升级换代的追赶之路上因噎废食。中国除了煤炭资源丰富,其他能源和资源上对外依赖都相当严重。石油对外依赖已超过50%。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中,中国工业只是依靠低端加工的劳动力优势“为世界制造”,而发达国家则利用高端技术和在全球范围内垄断性的资源控制,加大了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不平等交易和经济盘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就认为,如果中国也盲从“弃核”舆论,其恶果要么是向传统煤电资源回归,加重本国本已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要么就是在GDP数字上升的同时,国民财富却在天价的石油进口等资源贸易中变相让渡于西方。

目前世界各国核电比率平均为17%,超过30%的国家有16个。中国现已投产的核电装机容量仅900万千瓦,占总量的2%。中国要实现2020年核电占比4%的目标,有巨大发展空间。在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已大大加强核安全审批措施,并计划削减一定的核电项目。一位上海的核电专家就对笔者说,几个月来他一直四处奔波,全都是参加国内新建核项目的安全审查评议会,现在是“一个一个过关”。

国家环保部核安全专家郁祖盛最近说,从技术角度看,核电站原则上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关键是针对具体的核电厂址如何设定恰当的防护标准,因此完全没必要放弃核电,至少“弃核”风波不应影响中国发展核电的信心。

由此观察,中国核工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并非“要不要核电”,而是“要什么样的核电”。中国核电市场未来有巨大成长空间,核电大国都期望通过技术输出在中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总体来说,世界核电技术目前正处于二代与三代的转折期。二代技术较为成熟,也比较稳定,“二代加”已经实现国产化,我国自主研发实力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强;而三代技术设计上更先进,比如在安全设计上,将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福岛核电站冷却装置失灵的那种问题。但三代技术的核电站从未在任何一国建成过,中国核电企业更不掌握技术,要完全依靠进口,配套设备国内短期内也跟不上,要依赖国外厂家。

目前,国内主要的4家设计承建核电的企业,各有各的利益权衡,甚至彼此间还有龃龉。国核电公司负责引进西屋AP1000技术(属三代核电技术),是三代技术的力推者。中核集团拥有自主研发的“二代加”技术,自然是大力推进中国自主研发的倡导者。中广核集团以法国二代和三代技术为主,在技术路线上较为折衷。而中电投是核电行业中的后来者,作为投资者参与部分项目建设,对技术路线似乎并不敏感。

在福岛核事故带来的“核恐慌”氛围中,中国需要坚定而审慎地选择自己的核电发展战略。安全性的考虑当然是第一位的,但绝不能受“恐慌氛围”和非理性舆论的干扰,轻易将我们多年来自主研发的平台和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抛弃。“市场换技术”的挫折,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教训,如果没有完全自主的研发平台和自主学习能力,仅仅依靠从国外引进,很可能是市场给出去了,技术学不来。实际经验是,自主的技术进步越快,引进和消化的效果就越好。

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中国核电市场这块“大蛋糕”,一定要给“二代加”和“三代”技术都留出足够多的份额和空间。充分考虑安全,更要充分考虑中国自主核电技术的孕育、培养,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眼下的需求,更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的长远利益。国内核电企业更应在这一大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和内耗,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