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环保部:严控煤炭消耗增量

来源:中国电力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9 22:01 
核心提示:“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2.5亿千瓦的火电项目要上,带来5.7亿吨煤炭的新增量,对环境形成巨大压力。”6月23日,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大气处处长吴险峰在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上表示,为达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须分别减排8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2.5亿千瓦的火电项目要上,带来5.7亿吨煤炭的新增量,对环境形成巨大压力。”6月23日,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大气处处长吴险峰在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上表示,为达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须分别减排8%和10%的要求,“十二五”总体减排思路之一是推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严格控制新增量。

“严格控制新增量,这是‘十一五’末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如果增量控制不住,减量减得再多,最后的总体目标肯定实现不了。”吴险峰强调,“所以‘十二五’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全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要求,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以总量定产能。没有指标不允许新建项目。”

“环保部将在重点区域实行燃煤总量控制。比方说,在污染比较严重或减排任务完成困难的地区,如果想新上一个电厂项目,就必须在燃煤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进行,或者想办法淘汰一些小的锅炉,或者淘汰其他燃煤项目。”吴险峰说:“涉煤项目实行煤炭量或等量替代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

京浙先行试水

从2012年开始,我国将在“三区六群”地区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这就是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这些试点地区都是用煤大区,也是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点地区。

5月初,北京市环保局发布《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规定到2015年,北京市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达到20%。这让北京成为国内首家提出“十二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具体计划的城市。

6月15日,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晓华称,“十二五”期间,北京将采取大幅度提升天然气减排能力,大幅度消减煤炭消费总量的方式,将六大城区打造为基本无燃煤区,现有的大型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在远郊区县,将集中燃煤供热中心,推进低碳燃烧等。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并非北京一家的专利。

6月10日,浙江省召开全省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实施增量控制工程等六大工程。省长吕祖善强调,严格准入,从源头控制增量。深入实施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努力调整和优化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确保“十二五”新增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500万吨以内。副省长陈加元代表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省能源集团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

河北省环保厅厅长姬振海也于近日公开表示,河北省“十二五”将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逐步推行和实施单位增加值或产品污染物产生量评价制度,但目前尚未公布具体数字。

有业内人士质疑,由于“三区六群”涵盖中国经济的核心动力区域,在能源结构尚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前提下,限制这些区域用煤总量,将意味着限制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

天津市环保局相关人士就曾表示,由于天津的经济还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对天津来说并不现实。

区域总量目标尚未确定

业内人士指出,各个省市出台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只是其省市的一个单独规划,单靠这个规划无法彻底改善其大气质量。

“因为煤烟污染是扩散型的,如果河北和天津的煤炭消费不加以约束,即便北京市控制了煤炭消费总量,那么北京市的大气污染也还会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系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王书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因此,我们必须制订出京津冀整个区域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王金南在5月表示,目前整个京津冀区域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还在拟定之中。

“目前燃煤消耗总量控制试点还在地区阶段进行,这个目标现在还没有确定。”吴险峰说,还谈不上分解到各个省市自治区,“如果最终出现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中,这个东西才算是敲实了。”

目前,煤炭消费的不均衡导致区域性环境问题凸显。据悉,我国东部地区单位面积煤炭消费量和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均远高于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空气污染问题也最为严重。东部地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1%,但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9.5%,单位面积的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8倍,单位面积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和3.7倍。(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