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还是换电 新能源汽车基建运营模式争议大
由于目前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尚未启动,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的怎样,如何运营,还无法让市场去检验,从而得到合理的答案。当下,关于基建运营充电还是换电是争论的焦点。
国电的换电模式将成为主导
在近日由亚洲制造协会主办召开的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论坛上,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专家谢子聪的表示,商业化是一个大的步骤,商业模式有三大要素:第一,如何才能有市场。第二,如何形成这个有市场的产品。包括它的供应体系、技术路线、管理形成。第三,可持续盈利的方式,最终还是要挣钱。商业模式是紧紧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来进行的整体过程。
谢子聪说,全世界的商业模式有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欧美日创立的整车带电池一块销售,由运营商、服务商和电网建立一个以充电桩为主的商业模式。第二类,电池租赁、裸车销售,让电动车的价格等于或者低于传统车。但电池不是一个大家所想象的,跟传统车一样是一个储能器,电池有生命周期的。第三类,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和整车的全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整车有10年、15年的使用寿命。电池发展再好,也不可能达到10年、20年。五年坏了以后,第二块电池谁掏钱、谁来买。现在是由于电动车还没有大力发展,所以后电池危机还没有爆发,所谓后电池危机,就是大家承诺买吧,电动车卖给你了,电池很快就坏了,大批的人来找整车厂,整车厂肯定不会赔。他转给电池厂,电池厂也不能接受,谁接受谁死。危机在后面爆发,就会给刚刚发展起来的电动汽车沉重的一击。
国家电网已经宣布了商业模式,因为国家电网将是中国未来电动车能源供给的重要力量和主要力量。他所确定的换电为主、充电为辅,集中充电,电池租赁的商业模式,奠定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乾坤。除非他自己变,否则的话,未来五年建出来的网络是以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不管整车厂愿意不愿意,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他的基础设施都是这么做的。
换电易形成商业垄断
北京京华高科有限公司董事长翟东波表示,商业模式有它的规律,一个是能够商业收入,第二是挣钱。换电站电动车厂家也不同意,其中有利益问题,包括补贴、包括其他方面。第二,整车控制因素。车用电脑,一系列的因素相关联。第三,车辆不断的进步、升级问题。电池一旦被固化,升级就很困难。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整车厂很难参与进来。整车厂不参与进来,电力企业也很难有所为。
此外,电池厂商是否愿意。电网如果实施个换电方案,势必要形成高度垄断,数百家上千家电池企业很难进入他们的选购范围,电网有可能自己上电池厂,其他电池厂根本进不来,或者只有极少数能够进来,准入的门槛将会很高。而电池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谁来承担?如果由运营公司,包括电网公司也好,还是同一个运营机构也好,他要承担责任的,尤其是质量问题。电动车在换电池的时候,要把整个成本都要折旧折进去。
另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换电池不方便,这里面主要是具体的位置。一般电动汽车都跑不远,如果换电站距离过远。现在的换电站规模都是非常大,几千平米。在城市不可能大规模设点。造价也非常高。如果超过几公里,市内换电成本非常高。换电的等待时间,很多老板自己开车,有没有这个时间?换电听起来三分钟解决,很快。但是去换电很麻烦。如果他不在你家里或者单位里面,拐弯五公里、十公里,在北京地区没有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回不来。你的车电不多了,你根本开不到那去。你的车就是烫手山芋、寸步难行。
第二,电池归换电公司所有,这个电池的性能是有差别的,有新的有旧的。不可能今天换了电池明天还一样。电池的寿命、损耗每天都会产生。一般电池容量下降80%,一下子这个电池就不能再用了。百分之百和百分之八十是一个随机数。你不知道它是多少。反正不一定是满的,跑的历程就差20%。
第三,剩余电量的核算问题。不可能走到换电站的时候你的电量刚好没有了。换的时候这里面的电量不能折价回去,但是如果要折算,目前这个技术还不完备。
而充电站的商业模式是天然产生的,充电这个方案不存在可行性不可行性的问题,只是有好坏。慢充是充电站的首选,不用花费时间,表面上占了八个小时,实际上你在睡觉、带工作。
商业模式要灵活多样化
中科深江电动车辆副总经理罗建表示,所谓规划就是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要灵活,可大可小。政府只需设立一个准入机制,谁都可以去做。此外还要实现多样化。全充全放对电池损耗较大,电池最适合浅充浅放。快充慢充都可以,只要能赚钱,哪里都可以建,以保证用户随时可以充电。
北汽新能源公司总工程师 廖越峰表示,主机厂在开发电动车的时候就考虑到现在的产业化了,目前基本上不用什么设施,电动车就可以进入家庭,就可以进入使用了。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电动汽车的产业规划,五年以后,十二五期间我们才达到1%的年产量。保有量是产量的五倍,也只有5%的市场渗透率。按照每个小区里面有5%的人用电动汽车晚上充电,根本不会对小区负荷产生什么影响。而每一个车按照我们现在的设计,充电的时候不超过楼宇的电线。从基础设施来讲,根本没有问题。实际上现在从主机厂的角度来看,并不需要特殊的基础设施。北京曾考虑个人购车可以作为补贴的一部分送你一个充电桩,你可以选择装在你家里的停车场。也可以选择装在外面。现在我们起始的这一批客户群体,都是家里的第二辆车,又是上班用的。这个完全能够满足他们用。根本没有感觉什么不方便。对于个别的,大热天堵车,跑出了这个范围,有售后服务、紧急救援的方式加以解决。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院长 王健表示,商业模式首先要尊重现有的技术水平。并尽快启动市场。高铁和电动汽车差不多是相同的时间,但是高铁搞得非常好,原因可能是高铁就是铁道部一个部门管,生产运营容易一些。王健建议,应单独的成立一个电池的运营公司。引入交通行业参与,因为将来的车都是用户来用,用户就是交通行业。交通行业不是一个垄断行业,这样的话,矛盾能够缓和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