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能规模瞄准1000万千瓦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5 15:34 
核心提示: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董秀芬6月9日表示,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新能源专项规划已确定,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董秀芬6月9日表示,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新能源专项规划已确定,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

尽管董秀芬强调,最终数字应以规划公布时为准,但她在国家能源局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的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发展研讨会上的上述表示,是中国政府官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就新能源专项规划中的太阳能发电规模表态。

此前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中国到2015年将形成500万千瓦的并网太阳能发电能力。

在外界看来,从500万千瓦到1000万千瓦,似乎是目标翻倍,但事实上,两个数字涵盖的范围有很大区别。

1000万千瓦,是指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加上分散太阳能发电项目,太阳能发电的累计容量。

董秀芬透露,这1000万千瓦将大致由3部分构成:大约650万千瓦的大型太阳能电站,“十二五”期间在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启动太阳能发电基地,在内蒙古、宁夏、山西、西藏等推动重点大型发电项目;大约30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以中东部用能集中地区为主,按照用电量指标安排项目;此外,还有大约50万千瓦左右的离网太阳能系统,主要在边远缺电地区应用。

近年来,全球太阳能发电正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与会代表认为,太阳能发电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经济性显著提高,亚洲各国纷纷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持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亚洲正在成为全球太阳能发电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致辞中表示,亚洲已经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但同时,还要成为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大的市场之一。“现阶段我们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他说。

梁志鹏指出,去年全球新增太阳能光伏1000万千瓦,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太阳能发电能源系统的经济性正在显著提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比3年前降低了一半,“可以预见,今后5~10年,或者不需要太长时间,太阳能将成为经济上可承受的能源。”

梁志鹏透露,不考虑土地成本,中国的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降到每度1元以内。但总体上看,太阳能在全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依然微乎其微,必须通过技术进步,规模发展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太阳能系统的经济性。

梁志鹏说:“如果太阳能能源系统的价格能够降低到0.8元/度,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将可以取得大规模发展。”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基地,目前正在加快启动国内市场,将成为太阳能发电应用的最大市场之一。

“中国就像一个大湖,一颗石子惊不起什么波浪。”梁志鹏说,中国企业很少能够了解亚洲银行所做的工作,本次会议意在研讨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到亚洲太阳能发展的势头当中。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